文章來源: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06-05-22
中冶集團成立職業學院培育頂尖技師
人才資源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中冶集團從培養高級管理人才和高級技能人才兩方面出發,作為培養集團高級管理人才的基地——中冶集團人才學院,已于去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成立,而作為培育集團頂尖技師的搖籃——中冶集團職業學院于5月12日上午在江城武漢宣告成立。中冶集團總經理、職業學院理事長沈鶴庭與湖北省副省長郭生練共同為學院成立揭牌。儀式前,沈鶴庭總經理與武漢科技大學劉光臨校長分別為中冶集團職業學院題詞。儀式結束后,中冶集團副總經理、職業學院院長黃丹接受了湖北省電視臺記者的專訪。
武漢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創辦于1975年秋,學院前身是原中國第一冶金建設公司職工大學,主要承辦成人高等專科教學工作和職工培訓工作。1998年冶金部撤銷,學校劃歸省政府管理。2000年經省教育廳批準正式開始招收普通高職生,實現了從成人教育向普通高等專科教育的跨越。2004年5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學院正式更名為武漢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使學員發展邁上了新臺階。這是目前中冶集團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也是湖北省唯一一所公辦民助的創新機制的院校。作為中冶集團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其主要職能是為集團各子公司培訓和鑒定高級技能型人才,通過“定單”培養方式,利用武漢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歷教育資源,為集團培養和輸送技能型人員,為集團公司及各子公司輸送中級以下管理人員、技術人才。同時,學院還通過“訂單式培養”為中冶集團輸送優秀畢業生。因此,中冶集團職業學院是為集團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的行動體現,真正實現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高職辦學理念,對湖北省高校辦學機制的創新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剛剛更名為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是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大型骨干企業,按照其“二五”發展戰略規劃的要求,到2010年,技師、高級技師占技術工人的比例要提高約20個百分點。而未來5年增加的技師、高級技師從哪里來?渠道有兩個:一個渠道為市場引進,另一個渠道是自己培養。中冶集團組建初期主業單一,多為市場容易引進的通用工種,“二五”規劃中根據集團四大產業布局要求,圍繞集團EPC工程總承包、金屬資源開發和造紙、技術裝備制造和房地產開發四大板塊建設所需要的行業特有工種。因此,在市場上招聘難度較大,必須把自己培養與市場引進相結合,特別是行業特有工種更要靠自己培養,而對已有的高技能人才還有知識更新問題。由此,中冶集團決定成立中冶集團職業學院,以加強技能人才培訓工作,為高技能人才提供一個知識更新、理論提升及提高操作技能的平臺,通過培訓也促進技能鑒定工作。
對此,中冶集團總經理沈鶴庭是這樣認為的,中冶集團以創新提升、做強做大、持續發展、長富久安為總戰略,著力發展工程總承包、金屬資源開發和造紙、技術裝備制造以及房地產開發四大主業,確定了在2010年進入世界企業500強的總目標。而要實現這個目標,人才是基礎,是保證。集團在西安建立了中冶集團人才學院,并已成功舉辦了兩期進修班,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設在武漢的中冶集團職業學院,是全集團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實施機構,擔負著繁重的培訓任務。希望職業學院按照為全集團培養和培訓“寬知識、厚基礎、強技能”的技能型人才培訓計劃,加強師資隊伍等各項管理工作,不斷提升培訓質量,通過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工作,在全集團選拔一大批技師、高級技師,推動形成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長成才的良好環境,為落實集團“二五”規劃和全面建設創新型企業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