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6日,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以下簡稱“國家核電”)所屬成員單位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以下簡稱“上海院”)舉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暨首批博士后科研人員進站儀式。來自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兩位博士成為“國家核電”上海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首批科研人員。以此為標志,“國家核電”上海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啟用并進入到實質性運行階段。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王炳華指出,核電站工程項目中出現的材料難題困擾著國內外核電界,這也是目前制約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發展的關鍵因素。首批兩位材料學專業的博士進入“國家核電”上海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希望所取得的學術研究成果能夠對推進核電材料制造產生推動作用。“國家核電”會創造條件全力支持上海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平臺的發展,不斷增加博士后的數量,希望博士后科研人員能學業有成,為我國核電產業的科技創新做出貢獻,對推進我國第三代核電自主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馬德秀表示,上海交通大學作為“國家核電”上海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聯合培養單位,將和上海院在已有的人才培養合作體系的基礎上,繼續發揮雙方在核電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等方面的優勢,互相支持,促進學術交流和領域學科建設,加快培養核電高層次人才,進一步促進“國家核電”科技事業的發展。
據上海院院長鄭明光介紹,“國家核電”上海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研究課題將緊密結合與強力支撐上海院核電設計技術研發中心的建設,圍繞其在核電設計軟件研發、型號與新技術開發、核電設備與材料技術研究、工程設計技術研究、核電運行安全與性能研究、人因工程與控制保護技術研究、核電標準制定等七大研究功能定位,選擇相關專業的博士生進站,跟蹤國際核電先進技術,根據我國核電產業高端技術需求來開展研發工作。
長期以來,“國家核電”上海院積極探索、推進高端人才的培養模式和機制。2008年6月,“國家核電”上海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獲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通過建章立制、科研選題、人員遴選等籌備,經中國博士后基金會批準,來自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武志瑋博士和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專業的顏海濤博士,成為“國家核電”上海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首批科研人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