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車探索發揮高技能人才隊伍作用的實踐
中國北車探索發揮高技能人才隊伍作用的實踐

文章來源:國資委群眾工作局 發布時間:2009-12-15
探索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新形式 著力打造新一代高鐵工人
中國北車集團公司作為我國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的領軍企業,始終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06】15號)精神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各項工作要求,積極推進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努力建設一支適應世界高端產品制造技術需要的高素質技術工人隊伍,并取得了豐碩成果,高技能人才比例連年攀升,與“十五”初期相比,已大幅提高了37.7個百分點以上,全公司基本形成了關心、重視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可喜局面。由中國北車制造的、具有世界頂級技術水平的“中華第一速”高速動車組,實現了中國軌道裝備制造業的歷史性跨越,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贊譽;在高速動車組制造中展現才華的中國北車技術工人,被李克強副總理親切地贊譽為“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
一、把握重心,搭建展示才華的平臺
高技能人才,在實現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企業發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隊伍的作用,是黨中央、國務院15號文件的要求,也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企業生產經營、特別是在中國鐵路“十一五”重大科技引進過程中,我們始終注意把握“發揮作用”這個工作重心,積極引導企業深入推進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實現高技能人才隊伍由量的增加轉變為質的變化,逐步確立了培養知識技能型高技能人才的工作目標。如今,中國北車通過搭建多種平臺,將員工的自發成才行為,逐步轉變為企業有組織地人才開發和應用。中國北車技能專家、中國北車金藍領、企業科技拔尖人才等應運而生;由技能人才領銜的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首席技師、技能操作師的崗位示范作用明顯;技師協會成為高技能人才貢獻才智的娘家;唐山客車公司的“金藍領”工作室,作為“發揮作用”的舞臺也初見雛形。
二、積極探索,尋求個人與企業共同發展
中國北車“金藍領”誕生于2005年,是中國北車高技能人才隊伍中愛崗敬業、技能超群、貢獻突出的智能復合型高技能專家人才。創建“金藍領”工作室,是中國北車發揮高技能人才作用的全新探索,經歷了一個逐步發展、規范的過程。
(一)“金藍領”工作室的構成及目的
我們目前的“金藍領”工作室,是以中國北車“金藍領”為主體、以少數工藝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為輔助、非行政建制的工作團隊。創建的主要目的就是:激發“金藍領”責任意識和工作熱情,發揮“金藍領”作為職業領軍人物的帶頭作用,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ǘ敖鹚{領”工作室的主要任務
“金藍領”工作室主要承擔著以下5項任務:
一是,實施技術攻關。即:積極攻克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操作技術方面的技術難題。
二是,搭建理論向實際轉化的“橋梁”。即:發揮自身既有較好的理論基礎、又有高超的操作技能的優勢,在企業產品試制、技術改造、工藝改進等方面搭建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
三是,推廣新技術。即:積極發揮作用,推廣“四新”技術和企業的技術創新成果,使之盡早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四是,研究創新成果。即:通過總結實際工作做法,提煉、歸納先進操作法等操作成果,不斷提高勞動質量和效率。
五是,培養生產技術骨干。即:經常開展技術講座和專業知識培訓,傳絕技,帶高徒,促進技術工人隊伍技能素質的整體提高。
?。ㄈ敖鹚{領”工作室的工作機制
為保障“金藍領”工作室的健康發展,企業確定了專人負責協調、專項管理等配套制度,通過“五個到位”建立了正常的工作機制。
首先,是工作任務到位。由企業人力資源部和工會,定期會同工藝技術部門、分廠(車間)提出攻關課題,各“金藍領”工作室根據項目工作情況,編制項目攻關計劃并積極實施。
其次,是工作條件到位。企業不僅為每個工作室提供了單獨的辦公室、每人一臺電腦、專業圖書和實驗設備等必要的工作條件,還協調專業技術人員指導“金藍領”學習和掌握現代設計理論、應用技術等。
第三,是工作經費到位。由企業從職工教育經費和工會經費中籌集專項經費予以支持。
第四,是協調配合到位。由企業配備必要的助手,完成輔助加工和性能檢驗等工作。
第五,是工作考核到位。企業將“金藍領”工作室所取得的攻關成果,一并納入管理、技術、操作類創新成果獎勵體系進行表彰獎勵;完成年度創新目標的,由企業授予信得過“金藍領”工作室稱號,并按一定比例增加年度工作經費;“金藍領”工作室的主要成員,由企業納入高層次人才庫管理,每年可以參加相應的培訓、考察、交流和休假等活動。
?。ㄋ模敖鹚{領”工作室的主要成果
目前,企業結合實際設置的鋁合金技術、機械技術和鉚焊技術等3個“金藍領”工作室,都都立足于各自領域,在攻克難題、優化生產、培訓骨干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極大地促進了企業進步。鋁合金車體側墻下部型材加工專用工具
成果1:鋁合金技術“金藍領”工作室的主要成員,鉗工高級技師——肖安平,大膽改進德國西門子公司原有的生產方式,用自己改制的手動切割機代替大型數控加工中心,不僅完全達到了加工質量要求,而且還大幅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優化了生產工藝,對于提升高速動車組的制造能力產生了巨大影響。
成果2:鋁合金技術“金藍領”工作室成員、鉗工高級技師——張雪松,在高速動車組制造中,不僅自己練就成為大型進口設備的維修行家,有了“洋機準醫生”的美譽,還為高速動車組帶出了一批生產技術骨干。
成果3:工裝制造技術持續“升級”
機械技術“金藍領”工作室主要成員,兩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王必耕和徒弟劉春海,在機械加工領域不斷創新、攻克技術難題,在自制工裝工具、編制加工工藝文件等方面取得驕人業績。
鋁合金技術工作室成員、兩位年輕的“全國技術能手”——李玉璐和朱寶利,鉚焊技術工作室成員、大型復雜鋼結構件矯(調)專家——閆志新等,也都取得了重要成果,為高速動車組生產做出了應有貢獻。
這些成果與中國北車其他技能創新成果表明:廣大高技能人才正伴隨著企業的發展而迅速成長起來。
三、腳踏實地,向著更高目標邁進
“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腳踏實地、走向世界”,是溫家寶總理在考察350km/h高速動車組時對中國北車的動情寄語。我們將繼續瞄準世界高鐵技術制造技術,以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新型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為重點,不斷創新高技能人才成長機制,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在企業技術進步和生產經營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培養和打造素質高、技術硬的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隊伍,為把中國北車打造成為軌道交通裝備行業世界級企業提供堅實的技能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