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油完成“海洋石油981”5年期特檢
中國海油完成“海洋石油981”5年期特檢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7-06-05
6月2日獲悉,完成5年期特檢后的我國首艘第六代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海洋石油981”,從煙臺起航,奔赴新征程。
“‘海洋石油981’特檢完工,表明中國海油對于這樣的大型超深水鉆井裝備,具備從建造、運營到檢修的一整套專業技術和完整運營管理能力。”中海油服鉆井事業部總經理鄧明川說。
根據主管部門及船級社要求,船舶從取得入級證書滿5年,需換證檢驗,即特檢。2012年交付的“海洋石油981”,2016年迎來特檢“時間窗”。特檢包括三大內容,即船體結構檢查改造、關鍵設備大修、取得COC(設備符合性證明)及船檢證書,工程量大、涉及面廣、技術標準高。在總公司的協助、指導下,中海油服鉆井事業部統籌國內外資源,精心組織、推進。
按國際慣例,設備獲取原廠再確認證書COC,須送回原廠檢修???ldquo;海洋石油981”有近千套設備,其中420余臺套要檢修取證,原廠家分散在世界各地,返廠費用大,周期長。鉆井事業部與各設備廠家反復溝通,他們最終同意在我國尋找有相關資質的廠家進行修理,原廠家工程師進行驗收確認。此舉節約費用1.32億元,同時培養了國內技術人才。
而為進一步優化船體結構,中海油成立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曾恒一為組長,中國船級社、美國船級社、中海油研究總院等專業機構技術專家為成員的專家組,融入海工裝備最新設計理念,制定了結構升級方案。例如,平臺立柱與浮箱連接處的大肘板,采用整板插入式,可使平臺強度性能大幅提升,疲勞壽命達25年。
充分籌備后,特檢工作于2016年8月在煙臺一船廠啟動,10月完成推進器、頂驅、錨鏈等大型設備拆解,隨后進入干塢,進行結構改造、表面涂裝等作業。作業高峰期時,2000多人同時施工,動火、高空舷外、大型吊裝等高風險作業隨處可見。首次負責特檢施工,特檢項目組編寫了30多萬字的技術規格書,創新“子項目經理”模式,確保了作業的優質、高效。今年1月干塢作業結束,4月開赴海上測試,5月整個項目通過驗收。
此次特檢,平臺移位15次,用鋼800余噸,僅腳手架搭建、涂裝面積就達25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總工程量是普通半潛式平臺塢修項目的4倍。特檢實現多個首次:首次高效完成超深水鉆井平臺特檢重任,提升了平臺作業能力;首次自主完成鉆井設備大修與國內COC取證,突破關鍵設備大修的技術壁壘;首次建立了一套深水鉆井平臺結構和關鍵設備特檢大修的技術標準,細化出一套深水鉆井平臺特檢管理制度和流程,為今后類似作業積累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