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發射首顆X射線空間天文衛星"慧眼"
我國成功發射首顆X射線空間天文衛星"慧眼"

文章來源:新華網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發布時間:2017-06-15
我國成功發射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慧眼”。 郝洪春 攝
6月15日11時0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X射線空間天文衛星“慧眼”。同時,這次發射還搭載了國內外3顆小衛星。
其中,“慧眼”和歐比特視頻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總研制。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抓總研制。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48次發射。
“慧眼”全稱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HXMT),是繼中歐合作地球空間探測雙星,“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和“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之后,我國又一顆重要的空間科學衛星。該衛星是我國首顆大型X射線天文衛星,設計壽命4年,承載高能、中能、低能X射線望遠鏡和空間環境監測儀,通過巡天觀測、定點觀測和小天區掃描3種工作模式,能夠實現寬波段、高靈敏度、高分辨率的X射線空間觀測。
“慧眼”主要工作模式包括巡天觀測、定點觀測和小天區掃描模式。“慧眼”發射入軌后,將開展四個方面的空間探測活動:一是將對銀道面進行巡天觀測,發現新的高能變源和已知高能天體的新活動;二是通過觀測和分析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體的光變和能譜性質,加深對致密天體和黑洞強引力場中動力學和高能輻射過程的認識;三是在硬X射線/軟伽瑪射線能區獲得伽馬射線暴及其它爆發現象的能譜和時變觀測數據,研究宇宙深處大質量恒星死亡以及中子星并合等導致的黑洞的形成過程;四是探索利用X射線脈沖星進行航天器自主導航的技術和原理并開展在軌實驗。
該衛星成功發射和正常運行后,將使我國在X射線空間觀測方面具有國際先進的暗弱變源巡天能力、獨特的多波段快速光觀測能力等,推動我國高能天體物理研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工程是由國防科工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組織實施的空間科學項目。衛星、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制,地面測控系統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負責,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分別負責地面應用系統建設及衛星數據接收、處理、分發和科學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