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深空探測圍繞月球火星展開 未來拓展到木星
中國深空探測圍繞月球火星展開 未來拓展到木星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7-06-16
近日,據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GLEX2017)透露,火星是中國深空探測最新計劃中的首選目標。根據規劃,中國將在2020年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一次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巡視探測;其后實施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并進行火星表面采樣返回,開展火星構造、物質成分、火星環境等科學分析與研究。同時,中國人的眼光也并未局限在火星探索上,木星和遠空間小行星也是深空探測的重要對象。由于探測距離遠,時間長,帶動新能源、長壽命遠距離的測控通信、自主管控等航天技術的深遠發展,將成為深空探測的亮點。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介紹,基于現有航天能力,探測器飛行8—10個月可到達火星,任務周期較為合適,探測可達性也比較好。
根據首部中國航天藍皮書,中國深空探測在未來一段時間主要圍繞兩條主線:一是以月球為探測目標,以完善月球探測技術和體系、開展月球資源利用為宗旨的月球探測主線;二是以火星為主要探測目標,以科學探索和技術推動為宗旨的行星際探測主線。
“之所以將火星列為首選目標,是因為火星是離地球最近,且環境最為相似的類地行星。”張榮橋表示,開展火星探測,可以深化對火星演變的認知,進而回答“火星是地球的未來?”或“火星是地球的過去?”等重大科學問題。
深空探測具有高成本、高風險等特點,完成這項任務,一系列科學技術、工程建設問題需要進一步突破。諸如,提出創新性的科學任務目標,加快小型化、多功能、智能化載荷技術研究,突破星地數據傳輸瓶頸,盡快發展大推力火箭,同時對于現有火箭零窗口發射能力加以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