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商業化模式發展航天產業 航天科工亮相莫斯科航展獲好評
以商業化模式發展航天產業 航天科工亮相莫斯科航展獲好評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7-07-20
7月18日,第13屆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莫斯科航展)正式開幕,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精彩亮相航展,參展商業航天科技及產品獲得俄羅斯參展各界和媒體廣泛關注和好評。
此屆航展上,航天科工展示了發展商業航天的體系架構,特別展出了我國首個具有低成本、快速集成、快速入軌創新特點的小型固體運載火箭——KZ-1A固體運載火箭,以及中國運載能力最強、起飛質量最大、箭體直徑最大的新型固體運載火箭——KZ-11固體運載火箭。
近年來,航天科工在商業航天領域深耕細作,一連串的可喜成果獲得社會各界肯定:國內率先發布千億商業航天項目規劃,持續推動飛云、快云、行云、虹云、騰云五大商業航天工程實施;快舟一號甲火箭成功完成一箭三星發射,從簽訂合同到發射歷時僅8個月,順利完成 “商業航天第一單”;開拓者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鯤一號”,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以商業航天產業為核心的“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正式啟動建設;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將實施一周內連發4箭,實踐衛星星座的快速構建……
不同于以國家投入為主的傳統航天產業發展,航天科工以商業化模式發展航天產業為原則,堅持“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的“三創新”的發展思路,著力以顛覆性技術來發展產業。2016年初,航天科工在國內率先成立了首家商業火箭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把快舟運載火箭與發射系統提升到商業級水平,為國內外客戶提供靈活、方便、快速、經濟的衛星發射服務。隨后,航天科工依托航天云網平臺設立“商業航天專區”,分批對外發布項目合作與配套協作指南,并按照互惠互利的商業規則選擇合作伙伴。同時,航天科工牽頭設立“航天湖北長江產業投資基金”,帶動社會資本參與,引入高科技民營企業,建設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商業航天產業。
面向未來,航天科工將繼續堅持“以商業化模式發展航天產業”的原則,以“三創新”為抓手,在國內率先開展五大商業航天工程,包括飛云工程、快云工程、行云工程、虹云工程、騰云工程。其中,以飛云工程為依托,構建基于無人機平臺的空中局域網;以快云工程為依托,構建基于浮空器平臺的臨近空間局域網;以行云工程為依托,構建星載窄帶全球移動物聯網;以虹云工程為依托,構建星載寬帶全球移動互聯網,形成空間、臨近空間、空中、地面四位一體的信息網絡;以騰云工程為依托,形成空天往返飛行能力;以商業模式創新為載體,通過商業化的方式整合社會資源、國際資源,持續引領商業航天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