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儲糧總公司:讓農民賣“舒心糧” 用科技儲“安全糧”
中儲糧總公司:讓農民賣“舒心糧” 用科技儲“安全糧”

文章來源: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7-07-31
入門咨詢登記、扦取樣品、封閉檢驗、計量檢斤、網銀結算……近日,在中央儲備糧新港直屬庫“一站式”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加快夏糧收購進度,以減少農民排隊等候時間。“夏糧收購中,我們通過多開倉房、多設機組、多派人員,延長收購時間,不讓農民感覺到‘賣糧難’。”中央儲備糧新港直屬庫副主任玄惠民介紹。
中儲糧河南分公司數據顯示,今年夏糧收購進展順利。截至7月12日,全省已累計收購最低收購價小麥692.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63.1%。其中,一等麥160.3萬噸、二等麥507.1萬噸、三等麥25.4萬噸,是近幾年收購進度較快、入庫質量最好、增收效果顯著的年份。
倉等糧 人等糧 錢等糧
今年5月底,隨著河南省小麥自南向北陸續上市,經國家糧食局批復同意,6月6日,河南省全面啟動2017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收購。
“目前已分兩批下達收儲庫點1099個,有效空倉容1282萬噸,近期還將下達第三批收儲庫點和延伸集并庫點,滿足農民賣糧需要。”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總經理韓建峰介紹,庫點做好對各類收購器材、檢化驗儀器檢查維修,備齊了必要的計量、除雜、輸送設備等;還重點對倉儲、檢化驗、財務、監管等人員開展培訓,使每個上崗人員熟練掌握業務知識和操作技能。
為服務好售糧農民,河南省內各直屬庫采取7×24小時對農結算服務,在庫區外提供飲水、氈蓋、避雨等便民措施,讓農民交“舒心糧”。“今年的小麥產量高、品質好,從農民手中收來的糧食都是順順利利地賣到了糧庫,有時排一會兒隊,口渴了糧庫還給提供純凈水。”在南陽向東直屬庫外,糧食經紀人楊海彬高興地說。
為幫助農民解決售糧困難,部分直屬庫還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新港、沈丘等直屬庫利用小發明、小創造,加快卸糧速度,提高為農服務效率和質量;安陽直屬庫出資幫助村民維修道路,方便農民出行和賣糧等。目前,全省還處在收購高峰,未出現農民排長隊賣糧情況。
倉等糧、人等糧,對于售糧農民更關心的是錢等糧。“我們與農發行河南省分行溝通商定,隨時保證收購資金需要;全面推廣政策性糧食收購‘一卡通’系統,對接網銀結算,實現由中儲糧直屬企業直接對售糧人支付糧款,從源頭上杜絕‘打白條’,督促售糧經紀人落實承諾支付糧款,防范出現‘次生打白條’的情況,真正讓農民省心。”中儲糧河南分公司副總經理王愛學介紹。
讓科技應用在糧食倉儲上
“鄭州庫9號平房倉:設計倉容6250噸,倉內溫度21.3℃,倉外溫度33℃,平均糧溫17.56℃,壞點率0.00%,糧溫正常。”7月13日,在中儲糧河南分公司內,工作人員展示了智能化倉儲遠程監控功能。“在省公司內能夠監控到全省25家中心庫及65家分庫點,通過高清攝像頭能看清庫內糧食的色澤度,每個糧倉內還有上百個測溫傳感器遍布各個角落,能夠實時反饋每一個節點的糧食溫度、濕度。”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綜合處處長王斌介紹。
要把糧食儲藏好,科技應用必須跟上。“庫區糧倉可實現智能通風、智能熏蒸、氣調及內環流,通過儲糧技術集成控制平臺實現了遠程智能控制。”在新港直屬庫集控中心內,該庫倉儲科長胡俊介紹,“智能化集成控制平臺能實現信息化、智能化、工業化的深度融合,讓科技儲糧全覆蓋,使儲糧安全更加放心。”
建于2007年的新港直屬庫有效倉容36萬噸,現存國家政策性糧食35.9萬噸。今年夏糧收購以來,轄區累計收購夏糧13.7萬噸,其中,收購中央儲備輪換糧7.8萬噸,按最低收購價收購5.9萬噸。
根據生態區域特點,新港直屬庫還因倉制宜,采取智能氣調、空調控溫、環流熏蒸、糧面壓蓋等科技管理手段,智能化糧庫系統應用率達到100%。新港直屬庫主任孫奇輝介紹,通過這些技術應用,極大提高了儲糧管理的科技含金量,實現了準低溫、綠色儲糧,糧食損耗率降至考核標準內。
在儲糧技術上,新港直屬庫不斷進行創新,與河南工業大學合作研究新型淺圓倉儲糧工藝技術,針對淺圓倉儲糧特性確定了不同時期的安全儲糧技術。在庫區內有多個10多層樓高的淺圓倉排列分布。“每倉能儲9800噸糧食,卸糧站除塵采用隔塵卷簾門和吸風柜結合的方式,能夠很好避免粉塵外溢;淺圓倉入糧口處設置數控旋轉式布糧器,減少中心區雜質聚集,改善通風通透及降溫均衡。”新港直屬庫副主任金泉介紹。
讓惠農政策充分釋放
在夏糧收購中,各直屬庫還主動幫扶貧困群眾,對接國家脫貧攻堅戰略,讓貧困農戶真正享受到國家支農惠農政策,助力脫貧攻堅。
三門峽直屬庫與盧氏縣糧食局聯手,針對山區農民賣糧路遠、不方便等問題,給予人員、設備、資金等傾斜,全縣所有庫點均開設“綠色通道”,對貧困農民優先排號、優先檢驗、優先卸車、優先結算,減少排隊等候,確保隨到隨交。
周口、駐馬店、信陽等直屬庫,通過組織“幫扶售糧車”,對交通不便、勞力不足的貧困村,主動上門收購、駐村設點收購,做到“檢運收”一條龍服務,使農民“足不出戶”就能賣到最低收購價價;沈丘、許昌、南陽等直屬庫通過走村串戶發放《農戶儲糧知識》《小麥不完善粒解析》等,傳授安全儲糧技巧和方法,指導農民做好小麥后期儲存及管理,減少產后損失,爭取更好效益。通過一系列措施放大了政策效應,增加了農民收入。
多年來,中儲糧河南分公司不斷推廣綠色儲糧技術,開展智能化糧庫建設,連續多年中央儲備糧賬實相符率、宜存率均保持100%,確保了中央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通過強化庫外儲糧監管,實行駐庫監管與巡查監管相結合,人防、技防、法防相結合,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同時,還較好地完成一系列政策性糧油收儲、銷售、調運任務,維護糧食市場穩定,保護種糧農民利益。”王愛學說。
今年,受河南小麥質量較好、多元主體入市積極、政策執行嚴格等因素影響,全省夏糧收購秩序較平穩。韓建峰介紹,下一步,將繼續全力做好小麥最低收購價收購工作,凡是符合收購標準或經整理可以達到入庫標準的糧食應收盡收,盡最大努力讓更多農民享受國家惠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