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海峽杯”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構建大賽圓滿落幕
“中建海峽杯”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構建大賽圓滿落幕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7-08-15
8月10日,“中建海峽杯”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以下簡稱“實體建構大賽”)在位于福州馬尾瑯岐的福建海峽青年交流營地舉行開賽儀式,100余名兩岸建筑師生相聚榕城,開始了為期兩天的建構之旅。
“中建海峽杯”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大賽在福建海峽青年交流營地舉行開賽儀式
本屆大賽由福建省學生聯合會、中華青年交流協會、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作為海峽兩岸規模和水準最高的大學生實體建構類賽事,和往屆相比,今年競賽難度、青年交流等方面都有了不少新變化,充分體現了參賽大學生的創新、實踐與團隊協作能力。經過預賽評審,共有9支大陸高校參賽隊伍和6支臺灣高校伍晉級決賽。在決賽過程中,15支隊伍帶來了各具特色的建構作品。
本屆比賽“宜技·荷載”為主題,競賽從適宜技術出發,結合一定的荷載,對結構穩定性和適宜性提出更高要求。在作品設計階段,參賽者通過電腦軟件建模,既要考慮將適宜技術的概念應用到建筑的研究中,又要適應建筑結構設計的需要,符合安全適用、經濟合理的要求。在實體搭建階段,所有設計材料必須為重復再利用的環保材料,其中50%必須為木或竹構建,作品大小不得超過9平方米,預算不得超過5000元,并必須在兩天16個小時內搭建完成。在專家評審階段,評委從造型設計、物體承載、材料使用、構件結合等方面進行打分,并首次進行作品的荷載實驗,在作品的一處重要位置上懸掛一塊由中建海峽PC構件廠提供的12公斤的預制塊,20分鐘以內作品不能出現嚴重變形、倒塌等結構破壞,方能順利過關,15件參賽作品都順利通過了這項考驗。
參賽學生在進行作品搭建
最終,湖南大學的作品《印象太湖石》獲金獎;南昌大學的作品《攬鏡》和臺灣中國科技大學的作品《紫蝶悠谷》分獲銀獎;東南大學的作品《游牧居住體》、臺灣正修科技大學的作品《承與承》、臺灣華夏科技大學的作品《“容”復雜而不矛盾的建筑結構》分獲銅獎。
湖南大學的作品《印象太湖石》(金獎)
此外,本屆比賽還套開了第三屆海峽兩岸建筑論壇,邀請了住建部傳統民居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天津大學教授、博導張玉坤,臺北市立大學的市政管理學院院長邱英浩,臺北科技大學建筑系教授、臺灣義筑協會副理事楊詩弘,福州大學教授關瑞明等進行精彩演說,探討了大陸和臺灣目前建筑行業發展的環境及趨勢,共同分享彼此在建筑教育方面的心得感想,鼓勵青年建筑學生要更加注重環保、人文、實用的功能設計,服務社會大眾。在榕期間,參賽學生還一起參觀了福州市代表景點三坊七巷和中建海峽企業文化展廳,共同感受了地域特色文化和中建海峽的企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