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精準扶貧系列報道之五】基金扶貧:探索市場化扶貧新模式
【央企精準扶貧系列報道之五】基金扶貧:探索市場化扶貧新模式

文章來源:《國資報告》雜志 發布時間:2017-10-13
作為一支由黨中央、國務院發文,明確由國務院國資委牽頭、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配合發起,51家央企參與首期募資的基金,央企扶貧基金誕生之初,就注定要扛起重任。
“設立基金是央企為國家探索產業化、市場化扶貧路徑的責任擔當;是整合央企力量精準發力、精準扶貧的有益探索”。國資委副主任徐福順說。
將近一年來,央企扶貧基金在幫扶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尤其是探索市場化扶貧新方式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專注貧困地區,關注可持續發展
“我們不是要另起爐灶,而是要選擇當地具有發展前景和帶動能力的龍頭企業”,國投創益董事長王維東說,基金雖然具有扶貧性質,但投資行為不是無償捐贈,所以國投創益在項目選擇上形成了一套嚴格的標準。
國投創益首先從央企內部進行篩選。
2017年8月14日,央企扶貧基金與中國中絲集團公司、中絲聯盟(北京)商務有限公司正式簽訂債權投資協議,投資1億元用于支持中絲聯盟公司穩定和發展普洱地區蠶桑產業,資金已撥付到位。
央企扶貧基金與中鋁股份、華潤煤業、西山煤電、晉能電力等共同合作投資的呂梁中潤項目,項目建成后預期可實現年銷售收入60億元以上,為地方上繳各種稅費近6億元,提供直接就業崗位1100余個,間接帶動超過2000人就業。
央企扶貧基金帶動了大批貧困群眾就業,圖為中絲聯盟項目中的農民在養蠶
央企扶貧基金還投資了華潤在蘭考的萬頭黑毛驢繁育養殖基地項目。
選擇央企投資項目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于,這些企業前期已經經過深入考察,且具有相關專業背景。
比如,華潤為了在蘭考投資扶貧項目,以董事長傅育寧為首的考察團先后五次奔赴河南考察。該項目的具體實施方,是華潤旗下以畜牧養殖、食品研發、生產、加工、運輸和批發零售為主業的華潤五豐,項目的核心高管和骨干技術人員均來自華潤五豐。
國投創益也會選擇非國資委系統的央企。
比如,其近期與中國農業基金、現代種業基金等兄弟基金一道,投資了中國供銷集團下屬的中國農批,與中國農批攜手在貧困地區建設多家農產品批發市場,充分利用中國農批在全國的供銷網絡,為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提供銷售平臺,打造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的流通渠道和定價體系,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和附加值。
更多的項目,是國投創益的基金經理們自己跑出來的。
2016年,國投派出五名員工到河北五縣掛職。長期深入一線,讓他們發現了不少投資機會。
比如,投資經理馮越在河北省靈壽縣掛職時,探索出“基金+龍頭企業+貧困縣特色資源+貧困戶+政府”的投資模式。目前,已有中鼎牧業、雙鴿集團、安能公司等多家龍頭企業赴靈壽投資。央企扶貧基金充分發揮了中介、橋梁作用,促進龍頭企業和靈壽縣優勢資源的結合,實現多方共贏。
“為加快央企扶貧基金的投資進度,引領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和力量投入到貧困地區,央企扶貧基金還探索子基金的投資方式”,國投創益董事長王維東說。
央企扶貧基金計劃在貧困人口較多、貧困發生率較高的貴州、青海、河南、云南、安徽、江西、湖南等10個省份設立子基金,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撬動地方資金,依托地方投資公司,加快資金投放,讓貧困地區企業盡快獲得資金支持。
截至今年7月,貴州、河南子基金已完成設立并開始投資;云南、江西、湖南、陜西等子基金已完成合伙協議簽署;其他子基金的落地工作也在有序推進。
子基金的合作對象多是當地政府,或是當地國企。比如在河南和貴州的合作伙伴分別為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公司和貴州省產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前者為河南省政府的基金管理平臺,后者為貴州省最大的國有投融資主體。
“地方政府和當地投資團隊對地方發展環境和政策更熟悉,對服務本地經濟和幫扶本地脫貧的作用發揮會更有效。”王維東介紹說。
在具體投資方式上,央企扶貧基金除采取股權投資形式直接投資外,還可采取可轉債、優先股、債權投資等多種靈活的投資方式,惠及更多區域、行業、企業和貧困人群。
推動當地企業規范化,建立搬不走的銀行
央企扶貧基金和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的進入,對貧困地區公司發展幫助是多方面的。
2016年9月,河北阜平的嘉鑫公司前期建設已經完成,正要買入第一批生產原料,資金壓力很大。此時,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的資金到賬。“一下給我們解決了大問題。”顧明德說,有了“國家級產業扶貧基金這個老板”,嘉鑫公司在銀行的地位明顯提升,貸款難度減低。
一些貧困地區的公司管理不規范,家族財產和公司資產不分。“我們會致力于推動投資企業規范化、現代化。” 王維東說,希望通過基金的投資,為貧困地區群眾培育一批具有持續帶富能力的創業致富帶頭人,為當地建設搬不走的銀行。
“國投創益不只投錢,還免費為我們進行財務預算、市場營銷、法律實務、資本運作等專業培訓。”乾信牧業總裁夏秋霞說。
“尤其是讓我了解到了資本運作的相關知識,為企業規模擴張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河北益生環保總經理蘇輝說。
直接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
“能否直接帶動大量貧困人口就業,是我們投資與否的重要標準。”馮越說。
以大偉嘉為例,基金投資后將帶動4個4400頭母豬場建設,預計能夠帶動7200戶貧困戶實現脫貧。
五年后,預計可建成20個4400頭母豬場,帶動2000個標準化豬舍建設,帶動36000個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人均每年增收3500元。
楊氏果業董事長楊燦偉說,我國的柑橘資源主要分布在貧困地區,基金的投資不但可以幫助楊氏果業進一步整合、提升我國的柑橘產業,同時也帶動了貧困地區的萬千橘農脫貧致富。
前文提到的蘭考黑毛驢項目實施后,可吸納80位農民就業,帶動2000戶養驢、2000戶飼草種植,共計14000名農民致富。
天龍園林是河北豐寧縣一家園林公司,公司創始人曹世春同時還是豐寧苗木協會的會長。在該協會的帶動下,豐寧縣有300多戶農民參與到苗木培育、銷售工作中,農戶發展苗木種植面積達到3.7萬畝、2億株,增加以老、弱人員和留守婦女、貧困戶為主的就業崗位5600余個,帶動農戶年增收3500多萬元。
經過認真考察,產業扶貧基金對天龍園林公司投資5000萬元。
河北安能綠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漢章說,央企扶貧基金進入后,企業規模擴大了,吸納就業的能力進一步增強,不少外出農民工返鄉就業。“能在安能打工,守著家門口,掙著明白錢,既能脫貧致富,幸福指數也大幅提高”。
王維東表示,國投創益管理的兩支產業扶貧基金在投資過程中,明文規定投資企業要報送扶貧數據,并主動與地方扶貧、稅務、銀行等部門加強數據核實和監督,提高產業扶貧社會效果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投資能力獲認可,基金影響力不斷提升
盡管是以扶貧為使命,但基金的運作都是市場化的。“基金股東按照基金公司章程和委托管理協議,對基金管理人進行考核評價。”王維東說。
針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國投確定了“在保證投資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投資效益方面只追求整體上的保本微利”的戰略定位。
“在沒有投資收益而有較好扶貧效果的項目上讓利,但也要充分發揮國投的專業投資優勢,通過對其他優質企業的投資盈利來加以補充和平衡,切實保證國有資產的整體安全。”王會生說。
得益于國投創益的嚴格要求,盡管成立時間不長,但央企扶貧基金已經打出了自己的影響。
豐大農業是河北承德一家農業開發公司,也是北京市政府重點支持的菜籃子企業之一,扶貧效益突出。
經豐寧縣委、縣政府推薦,國投創益對豐大農業進行了調研分析和盡職調查,認為該項目符合基金投資要求。
北京市供銷合作社下屬的北京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基金獲知這一信息后表示,“只要項目通過了國投創益的投資審核流程,我們也將對豐大農業進行等額投資,不再開展盡調和資產評估。”于是豐大農業便同時獲得了兩個1000萬元的投資支持。
對于未來,國投董事長王會生表示,“非常希望兩支基金能與各央企的產業扶貧相互聯動,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提升資金安全水平,切實增強扶貧效果。”
(《國資報告》雜志記者 劉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