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跨度最大公鐵兩用鋼拱橋主拱成功合龍
世界跨度最大公鐵兩用鋼拱橋主拱成功合龍

文章來源: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7-10-26
10月22日,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鋼拱橋主拱合龍,這是繼今年1月21日大橋鋼桁梁合龍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標志著滬通長江大橋天生港專用航道橋全部成功合龍。
天生港專用航道橋主拱具有精度高、體量大、工藝和材料新、合龍提升控制系統全部自行研發等特點,從開始轉體到精準合龍,中交二航局滬通長江大橋項目部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合龍段吊裝就位后,經過實測,軸心偏差僅為2毫米,高差只有1毫米,完全符合設計要求。
該橋為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公鐵兩用鋼拱橋,采用“先梁后拱、主梁懸拼、拱肋轉體”的施工方案。鋼桁梁和主拱的重量總計3.24萬噸,相當于在橋面上每走一步,就跨越了50噸重的鋼結構。主拱單側重約1400噸,兩側合計約2800噸,在橋面上搭設支架逐節拼裝,拼裝長度達320米,拼裝結束后,進行豎向轉體施工。
此次轉體合龍施工在橋面上進行,無法使用大型吊裝設備。中交二航局滬通長江大橋項目部大膽創新,自主研發了設計智能控制系統。主拱轉體過程中,狀態極不穩定。因拱肋為柔性結構,受大風、溫度等因素影響,容易發生變形,6根拱肋就如6根長長的“面條”,在空中兩兩同步對接,需要不斷調整牽引力大小,精確分析豎轉受力形態。要確保轉體過程中多個提升點的受力均勻,在120米的高空實現精確對接,這就對轉體控制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拱豎轉到位后,再利用自制的3臺卷揚機提升系統,將中間合龍節段吊裝到位,焊接合龍。柔性拱合龍后,就具有了很強的剛性,整個結構方能“固若金湯”。
大橋主拱在國內首次使用500兆帕級橋梁專用鋼(即Q500qE高強度鋼),這種高強度橋梁專用鋼的焊接技術要求高,焊接難度大。為此,項目部引入焊接群控技術,將傳統的焊接技術與先進的計算機系統結合,對焊接過程實施監控,確保了焊接參數的穩定,保障了Q500qE高強度鋼材焊接質量。
天生港專用航道橋鋼梁于2017年1月21日實現毫米級精準對接,此次主拱合龍后將開始安裝吊桿,預計專用航道橋主體工程將于2017年底全部完成。滬通長江大橋是我國沿海鐵路大通道中滬通鐵路段的跨長江控制性工程,上層為雙向六車道錫通高速公路,下層為雙線滬通鐵路和雙線通蘇嘉城際客運專線,南北連接張家港市和南通市,大橋全長1107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