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17-11-29
“我家通上三相動力電后,給羊加工飼料再也不發愁了,現在用電沒有后顧之憂?!备拭C省鎮原縣廟渠鄉店王村村民常榮發欣喜地說,“我以前在外地打工,辛辛苦苦一年下來,回家還是沒有錢。現在在家門口干活,每月至少3000元,家里還能照顧上。今年家里蓋了新房,添置了各種電器,日子越來越好?!?/p>
鎮原縣是國家確定的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隨著村村通動力電工程的深入推進,農村經濟發展有了足夠的動力,農村的面貌也一年一個樣。常榮發在村里辦起了養殖場,粉碎機、抽水機等設備全部上了陣。
2016年我國新一輪農網改造工程啟動以來,像常榮發一樣受益的農民還有很多很多。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不僅釋放了農村用電需求,為農村經濟社會繁榮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也為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有效投資、促進國民經濟增長提供了新引擎,為服務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新貢獻。
百姓喜迎電力新生活
“希望總書記再來俺家看看?!焙幽咸m考縣東壩頭鄉張莊村脫貧戶閆春光一直有這樣一個期盼。他邊說邊打開養雞場的電動卷簾門,合上刀閘,上料機、除糞機轟鳴著開動起來。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蘭考來到他家時,閆春光一家6口年收入不足7000元。2014年起,閆春光先后貸款10萬元,建起蛋雞養殖大棚,從村里的貧困戶變成致富帶頭人。
如今,他開辦的春光養雞場已經養了一萬多只蛋雞,每天產蛋900多斤?!拔议_辦養雞場以來,飼料粉碎機、自動上料機、自動除糞機、大型通風機……處處都要用電,要沒了電,我的春光養雞場咋會有春光哩?”2016年,他的養雞場純收入20萬元,閆春光的“小目標”初步實現。
走在如今的張莊村,你會發現村里都是水泥路,村里的電線、電桿也是新的,基礎設施大改觀。2016年,蘭考全縣81個中心村全部完成了電網改造,戶均容量不低于2.5千伏安,在河南省達到領先水平。
“好!好!太好了!”在遠離蘭考縣的西藏拉薩市達孜縣幫堆鄉,林阿村九組組長次仁站在新建成的配電箱下,激動地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說。今年7月,林阿村的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正式完工,村民們自此告別了缺電之苦。
提起以前的電力情況,次仁擺了擺手,連說了兩遍“電不足,經常斷電”。農網改造前的林阿村,一個月至少發生兩三次各種原因的停電事故。次仁家里有6口人,主要靠他開車跑運輸維持生計。改造前的林阿村電桿較低,電線低垂,這讓次仁每次開大車進村都有些擔驚受怕。如今,12米高的電桿、嶄新的輸電線,宣告著這個藏族村莊電力新生活的開始。
農網改造充分體現制度優勢
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十三五”期間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作部署,國家電網公司于2016年4月開工第一批新農網改造項目。根據國務院部署,國家電網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規劃總投資5222億元,工程總體五年完成,主要包括“井井通電”工程、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村村通動力電、光伏扶貧項目接網工程、西部及貧困地區農網供電服務均等化等七方面任務。其中,前三項任務原計劃于2017年底完成。
截至今年9月25日, 國家電網完成了經營區內153.5萬眼平原地區農田機井通電,實現了平原地區“井井通電”目標;實現了6.6萬個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全覆蓋;完成了7.8萬個自然村新通動力電及改造,實現村村通動力電目標,受益人口達1.56億人。這意味著,國家電網公司提前三個月完成了“兩年攻堅戰”中的全部三項任務。
2016年以來,南方電網公司也通過實施小城鎮中心村農網改造升級等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實現了農村基礎設施補短板、強弱項,重點解決了農村電網供電“卡脖子”、低電壓等問題。
數據顯示,南方電網經營范圍內,累計新建、改造變電站169座、輸配電線路3.7萬公里、配電變壓器3萬臺,新增及改造戶表669萬戶,解決了農村電網2萬個低壓臺區、800回中壓線路低電壓問題;共計完成4709眼機井通電,解決灌溉農電面積100多萬畝。年底將全面實現貧困村通動力電全覆蓋。
“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具體體現。”國家電網公司新聞發言人王延芳表示,通過這些工程的實施,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內農村地區供電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新改造村鎮戶均配變容量提高到2.64千伏安,供電能力提升65%,農網供電可靠率和綜合電壓合格率分別達到99.808%、99.677%。
千億投資撬動萬億市場
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是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舉措。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補短板、惠民生、促發展,解決了農村供電“最后1公里”問題,提升了農村地區電氣化水平,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助力了農民增收節支,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提升農網供電能力的同時,農網改造升級還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釋放了農村用電需求?!督洕請蟆酚浾吡私獾剑?016年國家電網完成新通和改造動力電任務的地區中,每個自然村平均新增農副產品加工、養殖等各類企業4個,人均用電量較上一年度增加95.5千瓦時,增長35.1%。工程為農村經濟社會繁榮發展注入新動力,更有力拉動了全社會消費和投資。
初步統計,2016年以來,國家電網農網改造升級地區家庭新增空調599.3萬臺、冰箱411.4萬臺、洗衣機376.1萬臺,電視機357.3萬臺、電炊具515.9萬臺、電動加工設備74.1萬臺。今年1至8月,國網系統農村居民生活用電量為1930億千瓦時,較2015年同期增長17.1%,增速是國網總電量增速的1.55倍。
“僅在新改造地區農村機電設備和家電購置消費規模達到221.4億元;農網建設投入超過950億元的資金用于購買電力設備和電工材料;農網改造升級地區吸引各類投資規模932.1億元。工程投資拉動后向關聯產業投資超過4800億元,推動前向關聯產業產出超過5800億元,以千億投資撬動了萬億級市場,為促進國民經濟增長提供了新引擎?!眹译娋W公司運維檢修部副主任張薛鴻說。
一系列工程的實施,最終有效助力了農民增收節支,為農村經濟繁榮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數據顯示,國網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和村村通動力電工程,受益人口1.56億人,約占全國農村總人口的16%,其中貧困村人口2903.4萬人,農村新增農產品生產加工場所25.6萬處,發展農副業及旅游業年均增收513.8億元,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439.3萬人。
來源:2017年11月23日《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