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17-12-06
12月5日,在2017年中國國際海事技術會議和展覽會上,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研制的iDolphin 38800噸智能散貨船“大智”輪發布。這艘智能船舶能夠根據船舶數據和水文氣象信息優化航線、航速,還具有自我“體檢”能力。
該船被中國船級社授予智能船符號i-SHIP(NMEI)和英國勞氏船級社授予智能船符號CYBER-SAFE、CYBER-PERFORM、CYBER-MAINTAIN。
“大智”輪總長179米、船寬32米、深15米,載重量3.88萬噸,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研制,交付招商局集團中外運航運有限公司投入使用后,主要用于中澳、東南亞航線煤炭、鹽的運輸。
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海洋智能技術創新中心主任邱伯華說:“船上安裝的智能集成平臺是船舶的‘大腦’,部署全船的信息網絡系統是船舶的‘神經’,船舶航行中對外部和自身的數據進行感知,并匯總給‘大腦’,使其對船舶狀態了如指掌。”
據了解,船舶通過對收集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能夠提供航線優化的輔助決策建議,相當于給船長提供航線制定的幫手。
智能船舶還能自己“體檢”。該船增加了40%的感知點,相當于船舶具有健康管理系統,感知問題后提前進行維護,使船舶設備無故障運行時間大幅度提高。
該船還安裝了全球首臺滿足智能船舶規范的智能應用低速主機以及我國自主研制的首套主機遙控系統,船舶推進效率可提高約3%,相同航速日均油耗可降低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