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近650萬畝農田轉變灌溉模式
機井通上電 省錢又增產
機井通上電 省錢又增產
吉林近650萬畝農田轉變灌溉模式
機井通上電 省錢又增產
機井通上電 省錢又增產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發布時間:2018-01-02
“以前都是用柴油機井灌溉,費力又費錢;現在機井通上電以后,灌溉方便又及時,地里的犄角旮旯也能‘喝’上水!”新的一年到來,吉林省白城市德順鄉白吉村村民吳磊在自家炕頭和記者算起一年的收入,“我承包了150畝水田,機井通電后每畝省下100多元錢,卻能增產40斤,一年增收2萬元不在話下!”
吉林省是產糧大省,耕地面積達553.78萬公頃,而在省內中西部地區,由于降水量偏少,如何引水灌溉成為困擾當地農民的大事?!疤貏e是西部地區推廣膜下滴灌技術以后,原有的柴油機井暴露出了動力不穩等問題,農民對‘柴改電’的呼聲很高。”國網吉林省電力公司發展策劃部規劃二處處長楊晨鈞介紹,2016年6月,國家電網公司與吉林省政府簽署了《關于共同推進吉林省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和“井井通電”工程合作協議》,雙方就加快相關工程建設、推動配套政策資金落實和建立電網建設長效合作機制等事項達成共識。
“不少農田機井遠離鄉村,擴大供電半徑就成了前提?!睏畛库x說,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將“機井通電”工程納入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積極開展農田開發地區電力規劃工作,提升電網整體水平,吉林省發改委也積極與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匯報溝通,2017年共爭取到2.5億元農網改造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
為了不影響農村的正常生活用電,工程多是“零點作業”。2017年9月,吉林省“機井通電”工程提前完工,共新建及改造66千伏變電站36座,66千伏線路420公里。工程總投資達52.93億元。工程涉及9.3萬眼柴油機井實施通電改造,643.84萬畝農田灌溉模式發生改變,受益人群遍布白城、松原、四平、長春四個地區17個縣(市、區)的1681個行政村,59.27萬戶農民不再為澆地用水發愁。
機井通電還促進種植結構調整。近年來,吉林省中西部農民也在由傳統農業向效益農業、由種植農作物向種植經濟作物轉變,珠蔥、大蒜、辣椒、西瓜種植戶增加。據測算,實施機井通電工程后,每年將為受益農民節約農田灌溉支出10.04億元,帶動農作物增產6.44億斤,促進農民增收5.15億元。
《人民日報》( 2018年01月02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