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條竹纏繞城市綜合管廊在呼市鋪設成功
世界首條竹纏繞城市綜合管廊在呼市鋪設成功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04-26
4月24日,世界首條竹纏繞城市綜合管廊在中國鐵建所屬十八局軌道公司參建的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元亨石墨產業園鋪設成功。
鋪設現場
作為世界首創的新型城市地下管廊,竹纏繞城市綜合管廊是具有核心知識產權的“中國制造”產品,是國家《林業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重點戰略林產項目和城市綜合管廊示范工程。與目前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鋼管、混凝土等傳統材質管廊不同,該工程是以竹子為主要原料,采用熱固性樹脂做膠粘劑,通過纏繞工藝制作的新型管廊。竹纏繞城市綜合管廊與混凝土管廊從材料性能上相比,其抗壓強度與C30混凝土管廊強度同等,并滿足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要求。
經國家化學建筑材料檢測中心等權威機構檢測認定,在同等埋深和受壓條件下,竹纏繞城市綜合管廊的抗震、抗沉降能力、保溫防凍性、耐腐蝕性等,均優于混凝土管廊。經試驗分析結果表明,在埋地1米深,地面車載90噸的情況下,竹纏繞城市綜合管廊最大豎向變形量不到1%,遠低于3%的控制標準,使用壽命可達100年以上。
竹纏繞城市綜合管廊內景
中鐵十八局軌道公司呼和浩特管廊項目經理龍剛告訴記者,竹纏繞城市綜合管廊的重量是傳統混凝土管廊的十分之一,極大地降低了安裝難度,縮短了施工周期,與傳統的材料和工藝相比,它的綜合成本大約降低了10%到30%,而且使用壽命長,綠色低碳。
據龍剛介紹,竹纏繞城市綜合管廊每段最大直徑3米,長12米,重10噸左右,施工時僅需兩臺25噸的吊車,一天最快可以安裝120米,安裝速度是傳統管廊的10倍。建設單位采用芯片、傳感器和激光測距儀等在線檢測技術,實時監測管廊的受熱、形變狀況,智能化程度國內領先。
“竹纏繞復合材料可應用于高鐵、軌道、管道、管廊、容器和現代建筑等領域。”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總工程師封加平認為,未來竹纏繞復合材料將廣泛替代鋼材、水泥、塑料等高耗能、高污染材料,竹產業以其低碳、環保、可持續的態勢成為全球公認的綠色產業。
【責任編輯:駱秧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