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號發布2017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中國通號發布2017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文章來源: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07-27
近日,中國通號在京、港同步發布2017年度社會責任暨企業管治報告,這是中國通號連續向社會發布的第五份社會責任報告。報告以“通號科技安全高效”為主題,全面展示了中國通號堅持自主創新,掌握軌道交通核心控制技術,保障國家軌道交通安全高效運營,圓滿完成穩增長任務,助力地方脫貧攻堅的央企擔當。
各項經濟指標保持兩位數增幅 連續三年獲國資委考核A級
2017年,中國通號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線,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國務院國資委堅強領導下,按照“一業為主、相關多元”發展戰略,經營業績持續穩步增長,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1%;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2.3%;新簽外部合同同比增長 22.7%,資產總額同比增長21.8%,各項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新高,圓滿完成央企穩增長任務,連續三年獲得國資委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發展邁上新臺階,踏上新征程,迎來新時代。
高鐵“大腦”實現三個100% 自動駕駛滿足人民對美好出行的向往
列車運行控制技術是高鐵的“大腦”和“中樞神經”,是中國高鐵三大核心技術之一,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體現。通過自主創新,中國通號攻克了高速鐵路列車運行控制這一核心技術,實現了系統平臺及關鍵技術、核心軟件和成套列控裝備的100%國產化,將高鐵列控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高鐵領域,為京滬高鐵達速350公里提供核心技術保障,參建的寶蘭高鐵、西成高鐵、武九客專(湖北段)、石濟客專、莞惠城際(東莞段)年內相繼開通;城際鐵路領域,在廣東莞惠城際成功打造全球首條自動駕駛鐵路,實現城際列車最高時速200公里下自動駕駛、精準停車;地鐵領域,自主研發的地鐵CBTC系統具備全時、全程無人駕駛功能,助力全球首條互聯互通地鐵——重慶地鐵5號線順利開通;中低速磁懸浮領域,裝備中國通號中低速磁懸浮列車運行控制系統(MATC)的北京S1線,成為國內首條實現自動駕駛的磁懸浮線。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大大提升了軌道交通運營效率,讓人民的出行更加安全、高效、便捷。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推動中國技術和標準“走出去”
中國通號始終堅持央企責任擔當,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參與組建“走出去”聯合艦隊,全力參與和推動高鐵“走出去”。2017年,中國通號成功簽署印尼雅萬高鐵合同,標志著雅萬高鐵這一“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成果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參與建設的肯尼亞蒙內鐵路正式通車,受到各方贊譽。穩步推進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建設。自主研發的高鐵無線閉塞中心設備、車載列車自動防護產品分別獲得歐盟TSI認證證書,為中國通號進入歐盟乃至全球市場突破技術壁壘,邁出開拓海外市場的重要一步。
助力脫貧攻堅 彰顯央企責任擔當
中國通號將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作為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實際行動,公司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對重要事項、重大舉措親自安排,抓好責任落實,將扶貧干部選派、落實定點幫扶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統籌協調工作推進。2017 年初,中國通號積極響應國資委號召,出資5000萬元作為首期51 家中央企業參與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2017 年安排年度扶貧專項資金40 萬元,累計撥付扶貧資金414萬元,切實將黨的關懷和溫暖帶給了對口幫扶群眾。
中國通號先后選派12名骨干黨員干部到社旗掛職副縣長、擔任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先后捐建社旗縣6所中小學,改變了近3000名學生在危房中求學的歷史;資助640名貧困家庭大學生,為貧困孩子插上了筑夢的翅膀;接收社旗縣50多名干部到公司所屬企業進行掛職交流。組織完成郝寨村4 公里水泥路鋪設工作,方便了群眾出行;購置垃圾清運車1 輛,灑水車1 輛,垃圾中轉箱20 個,改善了郝寨鎮域衛生環境;配合招商引資自來水廠項目一個,投入資金800 余萬元,解決了村莊水質差、吃水難問題;爭取到22 戶危改項目,累計資金24 萬元,改善了村民居住條件;爭取資金162 萬元建設扶貧車間,促進資產保值增收,增加村集體收益,帶動周邊人員就近就業;集中建成郝寨村光伏發電項目50千瓦,預計將使10 戶貧困戶年均增收3000元左右,提升了“造血”功能。
【責任編輯: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