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海綿車輛段”將于年底完工
我國首個“海綿車輛段”將于年底完工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8-09-13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近日,融入海綿化設計理念的南寧地鐵3號線心圩車輛段已完成主體工程施工,截至9月10日,整個車輛段建設已完成90%,有望于年底完工。這是我國首個“海綿車輛段”,對于海綿城市建設的應用以及同類工程項目的施工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已進行局部綠化心圩車輛段鳥瞰圖
海綿城市,又稱“水彈性城市”,指城市像海綿一樣,遇到中小降雨時,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蓄存、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循環;在干旱缺水時,有條件地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從而讓水在城市中的遷移活動更加“自然”,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
據施工方中國鐵建所屬中鐵二十五局項目負責人介紹,心圩車輛段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著力打造全國首個“海綿車輛段”。該車輛段在建設中結合場地自然景觀,在盡可能不破壞景觀設計理念的情況下進行心圩車輛段海綿化設計。在原總平綠化設計方案的基礎上,通過增加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植草溝及利用景觀水體作為濕塘、雨水收集回用來滲透、滯蓄、收集項目場地內的雨水,達到雨水徑流量控制率要求。同時,結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的下凹式綠地、透水鋪裝等專利技術,在辦公區內打造海綿城市示范區。
該負責人還介紹說,南寧地鐵3號線心圩車輛段占地面積491畝,共設置17個單體建筑,涵蓋了土石方、鋼結構等二十余個專業,166個分部工程承擔著車輛的調試、維修保養、車場調度指揮等功能。
據悉,南寧地鐵3號線配置的26列車均為“中國造”,目前已有8列進入車輛段進行調試。列車外觀以線路色“錦繡紫”點綴端板,車體側面采用紫色腰帶貫穿整列車,與線路主題顏色相互呼應。列車采用4動2拖6節編組B型車,最高時速80公里/小時,座席232個,定員載客1470人,最大載客量可達2088人。
【責任編輯: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