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座海鐵聯運客貨兩用雙塔鐵路斜拉橋——南沙港鐵路龍穴南水道特大橋順利合龍
國內首座海鐵聯運客貨兩用雙塔鐵路斜拉橋——南沙港鐵路龍穴南水道特大橋順利合龍

文章來源:廣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19-12-28
12月27日下午2時,隨著最后一節鋼箱梁完成架設,并經過施工人員精準焊接作業,高達52層樓的南沙港鐵路龍穴南水道特大橋順利實現合龍,完美橫跨江面,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地廣州南沙區呈現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據負責施工的中鐵廣州工程局集團二公司介紹,廣州南沙港鐵路龍穴南水道特大橋是全線控制性工程,是國內第一條海鐵聯運的客貨兩用鐵路橋梁,也是目前廣東省境內最高的鐵路斜拉橋。龍穴南水道特大橋是一座雙塔混合梁鐵路斜拉橋,全橋跨越830米珠江龍穴南水道,塔高155米,主跨448米,全橋72對斜拉索,主墩樁基由24根3米大直徑鉆孔灌注樁組成,最大孔深85米,是該工程施工的重難點。
據了解,為確保安全高效施工任務,項目部在建設過程中加強技術管理工作,采用BIM技術全程管控,對重難點技術進行科技攻關,大橋施工創新多種新技術和新工藝,其中深水貨運重載鐵路大跨度斜拉橋中采用鋼絞線斜拉索、大節段鋼箱梁整節段拴接均為全國首創。混凝土梁風嘴采用PPS材質,PPS材料用于特大型橋梁為全國首次。項目施工負責人表示,傳統的大節段鋼箱梁多采用焊接的方式,因鋼梁架設對標高、精準度要求高,底板、腹板、頂板等多層板實施焊接,將會降低施工效率,而采用高強度螺栓的對接方式,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將底板和腹板精準對接到位,這樣一來,原本一個節段鋼梁架設所需的4天半時間,就可以縮短至2天完成,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
南沙龍穴南水道為一級港道,而鋼桁梁柔性拱的設計需要在水道中央建造橋墩,為了避免破壞航道改成了現在的混合斜拉橋,以448米的主跨來保證航道通暢。兩端的主墩索塔和懸索將要支撐和提拉起橫跨水道長達830米的主橋。此外,主橋共有47節鋼梁,鋼梁總重9656噸;另外還有總重1310噸的72對斜拉索,全橋用鋼量近11000噸。
南沙港鐵路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點工程,是珠三角西部貨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珠江流域作為“一帶一路”橋頭堡的重要交通樞紐。廣州南沙港鐵路建成后將港口、公路、鐵路全部連通,建立立體式運輸網絡,實現物流運輸的革新,打通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發揮“海鐵聯運”、“海公鐵聯運”的綜合功能,實現“點沙成金”創造出更好社會作用和經濟效益總體目標,助力廣州成為世界級鐵路物流樞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增添新的活力。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