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在泉州啟動建設
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在泉州啟動建設

文章來源:福建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0-01-06
日前,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揭牌儀式暨2019時空產業論壇在福建泉州舉行,標志著全國唯一服務于海絲沿線的時間中心以及福建省首個大科學裝置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落地泉州。
該項目由泉州市屬國企聯合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菡萏(上海)資產管理公司聯合發起,是我國唯一服務于海峽兩岸以及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世界一流時間中心,也是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在國內唯一布局。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將由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主持建設,是國家“十三五”時期部署優先建設的十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時間(頻率)資源是國家重要戰略資源,在國防科技、航空航天、北斗導航、智能制造、網絡安全、無人駕駛以及人工智能等重要領域具有十分廣闊應用空間,該項目依托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主持建設的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的高精度時間頻率,以福建省海上絲路時間中心運營有限公司為主體,按照“一心四核”的戰略進行布局和規劃建設,著力打造大科學裝置、大數據中心、智能制造、文化教育等四大核心板塊,融入從科學研究、科技交流、運控管理到衍生產業的時空產業全鏈條,力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時空產業高地。
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被譽為記載古絲綢之路歷史的“活化石”之一,同時也是臺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當前,泉州實體經濟茁壯,經濟總量連續20年居全省首位,正大力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建設,積極打造對臺交流合作“橋頭堡”。
泉州千年文脈傳承生機不息。宋哲宗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泉州府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蘇頌,領導研制出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水運儀象臺”,其類似現代鐘表擒縱器的設計比歐洲早600年,曾被英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稱為“可能是歐洲中世紀天文鐘的鼻祖”,而2020年正是蘇頌誕辰1000年。在這個時間點啟動海絲時間中心建設,聯結歷史與現今,不但具有特別的意義,也給泉州科技和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