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江蘇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0-01-19
近日,江蘇召開了全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會議,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江蘇國企改革、國資監管須“更注重各項改革措施的系統集成和協調推進”。
在這一要求下,2020年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總思路順勢而出——全面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黨的建設,推進國資國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升改革綜合成效,持續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不斷提升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加快構建國資監管大格局。
統籌謀劃,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
江蘇全省各地均有國企,企業分散在各大行業,每個行業又有各自的特點,統籌布局并非易事,這是國企改革走向縱深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
如何破解這一問題,統籌謀劃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當前,亟須加快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睋榻B,站在更高起點看國企改革,2020年全省國資系統既要高標準編制“十四五”規劃,推動國有資本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合理流動與優化配置,推動省屬企業優勢互補業務重組整合,促進國有資本進一步向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優勢企業集聚,也要建立“處僵退劣”長效機制——鞏固“僵尸企業”出清成果,確保今年底前,省屬企業中劣勢企業和低效投資數量在2017年底基礎上縮減超過80%。
“進入改革深水區,要讓國企改革的步子邁得更快一點,就必須從戰略高度聚焦主業,堅定不移‘瘦身健體’。”相關負責人認為,一方面,“一帶一路”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交通強省建設等蘊藏的機遇,為更高水平謀劃國企改革“一盤棋”提供了抓手;另一方面,實現國有資本有效聚焦、發展資源集約配置,也離不開“減掉尾巴”。
去年,江蘇省省屬企業在2018年清理退出劣勢企業和無效投資的基礎上,又清退120多戶(項)?!笆萆斫◇w”的同時,集中統籌、優化國資布局的工作加碼——新組建的聯合征信公司實際運營……
系統集成,激活國企高質量發展潛能
持續推進一流企業創建過程中,一批省屬企業迅速崛起——江蘇交通控股公司2019年實現利潤169億元,穩居全國同行業第一;農墾集團不斷提升現代農業發展質效,去年利潤總額和歸屬集團凈利潤蟬聯全國農墾35個墾區第一;高投集團2019年共出資組建11支基金,累計組建基金首破千億元……
由此出發,2020年提高國企改革綜合成效與推進一流企業創建的“一攬子”措施打包而出。
——今年江蘇省將加大商業一類企業混改力度,適時開展全省第二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引入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調性的戰略投資者;
——進一步完善“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和決策事項清單,并以完善外部董事制度為抓手,年內基本實現省屬國有獨資、全資公司全面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數的董事會,提高董事會決策效能;
——加快推動建設市場化經營體制,尤其是入選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的6戶企業,今年必須全面完成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改革;
——加快完善中長期激勵機制,推動省屬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同時,有序推進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積極開展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
——大力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強正向激勵力度,完善企業研發投入視同利潤加回機制,并加大對科技進步的考核加分力度。
職能轉變,力推“管企業”轉向“管資本”
完善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是國企改革的重要保障。眼下,形成一套更高效的、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迫在眉睫。在當前江蘇省國資系統,則要加快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的“根本性轉變”。
江蘇省國資委提出將在2020年加大授權放權力度,還指出,加快構建集“機構職能上下貫通、改革發展統籌有序、系統合力明顯增強”等特點于一身的“江蘇國資監管大格局”。
“大格局”之下,轉變國資委國有資產監管方式,既是把原屬于企業董事會的職權交還董事會,使國資委進一步集中精力聚焦資本面,也對國企內部管控提出更高要求。據悉,今年,江蘇各省屬企業要在轉變集團總部機構職能、完善子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加強行權能力建設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授權放權,充分激發微觀主體活力,確保各項權力授得出、接得住、行得穩。
不僅如此,作為權力授放的并行措施,今年江蘇省還將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內部綜合改革,通過深化出資人制度改革,優化出資企業股權結構、治理機制和組織架構,健全適應管資本要求的新型管控模式,更好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在國有資本布局調整和結構優化中的作用。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