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國資委強化“五服務”全力保障市屬國企復工復產
濟南市國資委強化“五服務”全力保障市屬國企復工復產

文章來源:山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0-02-24
濟南市國資委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業復工復產,強化“五服務”,做好服務引導,鼓勵濟南市屬國有企業率先垂范,在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盡快實現復工復產,為實體經濟發展當先鋒、做表率、扛大旗。截至2月20日,37家市屬國有企業全面復工,復工率100%,職工總數65075人,在崗57307人,在崗職工占比88.06%。其中,工業企業在崗職工占比90.18%、建筑及房地產企業在崗職工占比80.27%、服務業企業在崗職工占比94.86%、交通運輸類企業在崗職工占比100%、平臺類企業分類在崗職工占比80.28%。
成立專班靠上服務。為保障濟南市屬國有企業復工復產,濟南市國資委全面加強服務指導,成立企業開復工專班,委領導牽頭負責,分成8個工作組,帶領有關處室全部深入到企業一線,對接復工需求,了解復工難題,掌握制約因素,確保在做好疫情管控的前提下盡早復工。堅持每日調度匯總上報企業防疫情況,嚴格落實執行疫情“零報告”“日報告”制度。按照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手抓、兩手硬”的總要求,各市屬國有企業均成立了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企業配合屬地結合企業實際進一步細化實化硬化了各項防控措施。
細分行業精準服務。按照建筑業、制造業、平臺類企業等不同行業特點,濟南市國資委各處室派專人蹲點企業,精準深入分析、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用工、銷售等困難,“一企一策”分類指導,逐一制定服務措施。鼓勵建筑類企業克服省外職工比例大的難題,按照有利于迅即開工的原則,分批次優先組織市內、省內工人復工,協調幫助企業提前辦理審批、規劃等手續,按緊急程度和可行程度科學安排生產,有施工條件的工程項目先行施工,重點確保項目按期開工,快速推進。幫助企業協調區縣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盡快開復工,協助制造業企業積極應對原料不足、產業上下游鏈條復產銜接不順暢等實際困難,鼓勵企業合理使用年前的庫存物資,做好短期生產過度,對穩定的供貨商提早下單訂貨。主動協調工信、發改、交通等部門和各區縣,共同發力,盡快打通企業生產復工物流配送通道,最短時間內讓原料進廠、成品出廠,同時引導企業充分發揮主動性,爭取從省內尋求合格供應商進行原料替代,進一步降低外協量,創新合作模式,全力保障生產供應。
聚焦問題主動服務。聚焦防疫物資不足的問題,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幫助采購口罩、消殺用品等防疫物資,為企業生產保駕護航。特別是盯緊水、電、熱、氣、公交等民生公益類企業,優先調配防疫資源,保民生、保運轉,保障職工健康安全,聚焦資金困難,認真研究運用好當前國家、省市支持服務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用足用好企業緩交養老保險金、住房公積金、低息貸款等扶持政策,重點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強投資積蓄發展后勁,保障企業現金流充足,鼓勵企業全面復工、加足馬力生產。聚焦企業疫情期間生產經營特點,系統研究調整企業考核評價體系,進一步強化考核導向作用,全力支持企業恢復生產、渡過難關。
健全支撐保障服務。強化政策扶持,出臺《關于激勵市屬國有企業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從九個方面制定“硬核”措施,對企業為防控疫情做出較大貢獻、減免中小微企業房租、因疫情防控產生的部分成本費用等,在經營業績考核和工資總額核定中予以考慮,全力支持市屬國有企業防疫情、抓復工、促發展。強化黨建引領,印發《關于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充分發揮黨建保障作用的通知》,國資系統6410名黨員干部投身疫情防控一線,設立黨員突擊隊508個,黨員先鋒崗、示范崗、責任區4270個,監測排查企業職工、外來人員59057人,實施廠區、工地、宿舍等預防性消毒101476次。強化風險管控,印發《關于依法防控疫情切實防范法律合規風險的通知》,引導企業建立健全防控疫情大局下的企業生產經營決策機制和管理制度,全面排查企業法律風險,重點加強對企業合同履行、工程進度、融資貸款、勞動用工、訴訟案件、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風險評估,確保企業穩健經營。
搶抓機遇引導服務。疫情防控是挑戰,也是機遇,濟南市國資委積極引導企業利用當前時機,分析行業市場需求,創新采用現代化、數字化的生產、經營、洽談、銷售模式,加強內部制度建設和流程再造,大力建設國有企業電子化辦公系統,推進辦公智能化,增強企業管控效能。創新業務洽談合作模式,如采取線上營銷、VR看房等,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復工和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同時,進一步深入研究深化市屬國有企業改革、調整國有經濟產業布局,促進國有企業實現高質量增長,積蓄發展后勁,為省會經濟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