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久事公交綜合監控平臺助力降本增效
上海久事公交綜合監控平臺助力降本增效

文章來源:上海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0-04-29
近年來,久事公交著力打造“綠色公交”,新能源公交車輛占比不斷提高。當前,久事公交擁有新能源公交車4275輛,占比約55%。已建充電車位3032個,分布在漕寶路、南陳路、真南路等13個停車場。計劃于2020年底前,在18個停車場新建1441個充電車位,總數可達4473個;新能源公交車有望增至6217輛,占比超八成。
上線大數據分析錯峰充電降低成本
新能源公交車輛每年充電總量達1億度。久事公交開發推出了新能源充電綜合監控平臺,利用“峰平谷”電價相差很大這一特點,挖掘半夜時段的充電潛力,節約充電成本。
新能源充電綜合監控平臺依托大數據分析,在采集、錄入相關數據后,可對常見故障、充電樁使用率、峰平谷分布比例、百公里電耗等深度分析,搭配突發事件預警模塊,合理安排錯峰充電,避開電價峰段,在22時至4時電價谷段保障更多車輛充電。今年1月試用這套系統后,久事公交谷段充電率同比提高了3%以上,從每年上億度的充電總量看,有效節約了開支。
引入“群管群控”技術充電效率顯著提升
除了新能源充電綜合監控平臺科學調配充電時間,久事公交還引入充電樁“群管群控”技術,挖掘公交停車場自身的充電潛力,增效降本。
在漕寶路停車場一期場地上,充電樁均為“一機4槍”,4輛車組成“一個群”,共享一個充電樁120千瓦功率。由于群組相對獨立,導致車輛調度的靈活性相對較低,部分車輛在充完電后必須挪走,留出空樁給后續輛車充電。車隊經常要安排人員半夜值班,專門負責挪車。有些區域受空間所限,車輛停放時首尾相連,要連續挪動多輛車,才能騰出空位,極大影響充電效率。
停車場經過二期改造,使用“群管群控”技術后,充電樁均從“一機4槍”擴大到15把充電槍,共享450千瓦功率,充電時以15千瓦為一個模塊,在15輛車之間靈活分配充電功率。需要時,最多可調用十個模塊共150千瓦功率,為一輛公交車快速充電提高充電效率。夜間也只需將車輛停至指定車位,不用專人調整車輛,極大提升充電效率。
漕寶路停一期場地可為240輛公交車充電,二期改造后增加了365輛。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