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山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0-04-30
“目前,我們洗煤過程中產生的煤泥能夠有效控制在5%左右,保證壓濾機處理量和效果最佳化運行,實現了煤泥全部上倉配煤,一季度凈增效益240萬元?!苯?,山東能源龍礦集團大恒煤業洗煤廠相關負責人談到煤泥創效項目給企業帶來的回報時,顯得興奮不已。
據了解,該公司細煤泥量占原煤的12%,實際壓濾煤泥水分控制難度大,導致煤泥水分偏大,不具備上倉配煤條件,因此煤泥全部外排直銷,而且以往的配煤方案中,洗混煤由部分末中煤、全部末煤和細煤泥組成,煤種水分大、品相低,電廠使用時容易造成爐膛堵塞,銷售并不順暢。
“煤泥這么高的發熱量,就這么賣出去太可惜了!”該公司洗煤廠員工說,所以他們在去年初就設立了煤泥創效課題,集思廣益,立志要把煤泥的價值“吃干榨凈”。
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技術研究與現場實踐,該公司實施了塊煤入洗、末煤分流配煤工藝,長期保持末煤量在150t/h左右,原生煤泥量降低了4%;自主設計了分級旋流器下料管道增加旁通方案,將部分粗煤泥經中煤脫介篩實現分流處理,降低了次生煤泥量3%;同時提高了壓濾機工作效能,合理控制壓出煤泥帶水量在28%以下,終于將洗煤過程中產生的煤泥控制在5%左右,保證壓濾機處理量和效果最佳化運行,實現了煤泥全部上倉配煤,為企業創造了“真金白銀”的經濟效益。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