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山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0-06-08
在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孫村煤礦井下-210連采連充試驗區,27號支巷近日充填結束,用此技術可盤活淺部資源68萬噸和井田北部壓覆資源960萬噸。
新礦集團老區礦井普遍面臨資源枯竭問題,現有的2.8億噸可采儲量中,“三下一上”壓煤量2.1億噸,占到開采總儲量的75%。可以說,解放老區礦井“三下”和煤柱資源,充填開采技術是最有效的辦法。
該集團內蒙古能源裕興煤礦結合實際,創造性地提出了連采連充工藝方案,2014年12月試驗成功,2015年底實現全礦井充填開采。此工藝使采煤與充填互不影響,充填用料凝固后支撐強度比開采前的煤體還要高。2015年12月,該項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2017年裕興煤礦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8年充填開采原煤100萬噸,被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列入“十三五煤炭工業發展規劃”充填開采示范礦井。
利用手中的“密鑰”,新礦集團首先將裕興模式“嫁接”到山東省內老區礦井。各礦井結合自身特點,圍繞提高效率、減少人工、升級裝備等方向,深入研究充填開采系統和工藝,科學確定最適合自己、最高效的充填開采方式,掀起了一股連采連充新技術的綠色開采風暴。翟鎮煤礦對裕興模式進行二次創新,持續優化提升了充填效果。該礦建成智能化制漿中心,實現水泥漿、輸漿全自動配比控制,確保水泥漿供應連續性,為充填提供充足“血液”。
目前,全負壓短壁連采密實充填分步置換“三下”采煤法被列入國家煤礦安全生產先進技術裝備第四批推廣目錄。該項技術也已列入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山東省科技廳已撥付補助經費350萬元用于技術攻關。
據了解,目前,新礦集團已將裕興煤礦短壁連采密實充填工藝模式“嫁接”到省內外7對礦井,去年以來累計回收煤柱和“三下”壓覆資源75.3萬噸,年創效益1億多元。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