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煤業扎實推進生態建設還綠賀蘭山
寧夏煤業扎實推進生態建設還綠賀蘭山

文章來源:寧夏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0-07-13
近年來,寧夏煤業公司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通過扎實推進生態建設還綠賀蘭山,使昔日廢渣堆積、礦坑遍布的賀蘭山礦區青山露笑臉、舊貌換新顏,以綠色發展的實際行動贏得多方肯定。
賀蘭山是我國重要的地理氣候分界線和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上世紀50年代初,國家把賀蘭山北部汝箕溝、石炭井等礦區列入“一五”期間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寧夏煤業由此因煤而生、因煤而興,在60年的發展建設中為寧夏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但由于片面追求高產高效,礦區在很長一段時間曾陷入“先開發后保護”的發展誤區,加之地方私營小礦主私挖濫采,導致廢渣堆積、礦坑遍布,嚴重破壞了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對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重要指示,賀蘭山生態保衛戰自此打響。作為國有企業,轉變發展觀念、主動擔當作為、抓好生態環境保護,也成為寧夏煤業公司必須扛起的重大政治責任。寧夏煤業公司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徹底停止了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緩沖區內的一切采掘活動,并按照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方針,先后制定了加強賀蘭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修復方案和五年環境恢復與治理規劃,同時專門組建環境治理隊伍,分階段、分區域、分標段全面實施環境治理,形成了外圍治理圈、周邊凈化圈、中心綠化圈的賀蘭山“三圈”生態環境治理格局。自2017年以來,公司相繼完成汝箕溝礦區紅梁、大峰(含羊齒采區)、卡布梁、汝箕溝關閉退出礦井,并治理排土場、渣臺區域19處。截至2019年底完成礦區進出通道、排土場等15處生態環境建設工程,面積達896.2公頃。
在加快推進排土場和渣臺區域環境恢復治理的同時,寧夏煤業公司積極配合寧夏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做好飛播綠化工作,采用直升機空中撒播榆樹籽、蒙古扁桃、冰草、松子等耐干旱植物種子9噸,僅2020年春季就種植側柏、金葉榆、荊條等9個品種的灌木35000株,柳樹540棵,覆蓋礦區環境治理區域,有效擴大綠化面積,提高綠化效果。同時,采用東西部合作、產學研結合方式,配合寧夏大學、北京林業大學、輕工業環境保護研究所等研發單位,積極推進自治區《賀蘭山保護區采煤跡地生態修復技術與模式研究》重點科研攻關項目,依托科技創新推進綠色礦山建設,露天區域所有環境治理作業地點基本實現了“風起不揚塵、車過不起灰”的治理目標。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