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長三角一體化 江蘇交通科技打造“未來高速”
增速長三角一體化 江蘇交通科技打造“未來高速”

文章來源:江蘇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0-09-03
立足“交通強省”定位,江蘇交通控股集團積極探索智慧高速建設,推進5G技術與公路建設深度融合,加快江蘇省內過江通道“未來高速”方案建設落地。五峰山過江通道全長約35.87千米,是江蘇省內新建的第一條八車道高速公路,五峰山長江特大橋是國內首座主跨超千米跨徑的公鐵兩用鋼桁梁懸索橋。該通道著力構建人、車、基礎設施、環境等要素協同運行,用科技力量讓公眾出行更美好。
科技賦能讓出行更安全
五峰山過江通道借助5G、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建成后將實現大霧天不封路、自動融雪、擁堵誘導分流等多項功能。智慧高速感知能力更強。通過物聯網設備自動采集、實時更新發布信息,相較于普通公路安全性能更好,服務能力更優。通行能力和效率提高。五峰山過江通道通過匝道流量管控、動態可變車道限速控制、應急車道控制等措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通過建立車輛危險駕駛行為庫,在事故未發生時提前預警,降低事故率,提高通行效率。車路協同創新突破。過江通道設置了7.5千米距離的車路協同實施段,全方位實施車車、車路動態信息交互,充分實現人、車、路的有效協同,為無人駕駛、自動駕駛清排障等功能提供可能性。
科技賦能讓管養更便捷
以構建聯絡橋路統一的智慧化管養平臺為目標,五峰山過江通道將實現基于GIS的全線宏觀管理和基于BIM的結構精細化管理。五峰山智慧化管養方案是江蘇省BIM+GIS技術在路橋養護中的首次運用,項目需求不明,可參照的現有標準不足,寧滬公司與各方通力協作,對智慧化管理需求進行分析與探討,以期建立國內首個智慧化養護模型與行業標準。當前,運營期的各種養護工程后期評估工作略顯不足,不能從全壽命角度有效評估養護方案的經濟性和可能性。寧滬公司采用BIM+GIS 綜合管養平臺,推動養護工作由被動適應向主動預防轉變,由事后工程質量評價向全壽命、全過程的質量可控轉變,著力提升路橋實用性和壽命。擦亮金招牌,提升高標準。寧滬公司堅持做精“蘇式養護”專業品牌,將路橋品質作為服務公眾的硬核,牢固樹立全壽命周期成本理念,探索“云大物智移”在路橋養護中的運用,用高質量、高品質、高效率擦亮“蘇式養護”金字招牌。
科技賦能讓服務更周全
“智慧的路”配上“智慧的服務區”,讓公眾出行更舒心。寧滬公司協調各方、主動作為,推動智慧服務區建設方案落地。智能模塊提升顧客滿意度。智慧服務區的智能平臺設置了八大智慧模塊,增設了光伏人行路面、海綿場區、新風除霾等綠色系統,通過大數據AI運營助力高速公路服務區提升顧客滿意度。“實體服務+網絡運營”為公眾提供個性服務。五峰山智慧服務區著眼未來“服務+數據+運營”模式,努力形成信息化帶動產業化、產業化推進應用技術迭代提升的良性遵循,為社會公眾提供多樣性、個性化、體驗型的出行服務。合作共贏擴展智慧服務功能。寧滬公司與各相關方定期開展交流,進一步深化和拓展現有功能應用,做更多智慧探索。在實現可視化管控的基礎上做到信息化的拓展,如智慧化+旅游、智慧化+物流、智慧化+5G應用等。
五峰山過江通道通車后將成為我國首條車道及霧區行駛誘導應用高速公路,也是首條應用BIM+GIS綜合管養平臺的高速公路,配備江蘇新建體量最大的智慧化服務區,達到高速公路的“頂級配置”。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