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建投集團“瘦身健體”激發企業內生動力
黑龍江省建投集團“瘦身健體”激發企業內生動力

文章來源:黑龍江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0-09-08
三項制度改革是國務院針對國有企業在勞動、人事、分配制度上進行的改革,使員工能進能出、管理人員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減。通過在人事用工上推行聘任制和任期制,嚴控薪酬管理,企業進一步“瘦身健體”、降本增效。
把握國有企業轉換機制的關鍵,黑龍江省國資委積極推進出資企業三項制度改革,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和活力。
龍建路橋股份有限公司是隸屬于黑龍江省國資委出資企業省建投集團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是東北地區最具實力、最具規模的大型綜合建設集團之一。在此輪三項制度改革過程中,龍建路橋把“人”的問題作為三項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在選人用人上做文章,解決了國企管理人員能上不能下這個中心問題,推動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全面深入,進一步激發了企業活力,增強了管理效能。
積極推進大部制 為改革打下堅實基礎
為科學設置滿足企業發展需要、高效協調運營的總部機構,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實現“人、崗、事、責”合理匹配,經過充分調研、深入分析、反復論證,出臺了《公司總部組織機構設置和職能部門人員編制方案》,總部職能部門設置由原來的19個部門壓減到15個,人員編制由原來的206編定編到100人,壓減率51.5%,部門副職職數由原來的58個壓減到25個,壓減率56.9%。同時,全面設計和規劃權屬單位總部機構改革工作,引領權屬單位全面跟進公司總部步伐,權屬單位總部部門數量由原來的239個壓減到146個,壓減率39%;人員編制總量由1061個壓減到580個,壓減率45.3%,部門副職平均職數為部門數量的0.8倍。
完善創新競爭上崗方式 讓改革有制可依
改革在即,制度先行。龍建路橋制訂《公司總部職能部門負責人競爭上崗實施方案》,面向公司開展行政部門正副職競爭上崗工作,全公司共有46人角逐11個行政部門的26個正、副職崗位。權屬單位也通過采取競爭上崗方式對總部部門人員進行配置。
對在兩級總部機構改革過程中的落聘人員,通過安排到基層單位工作、進行職務職級分離等方式進行妥善安排,確保改革穩妥推進。
制訂《權屬企業經理層公開選聘方案》,權屬單位經理層集體“起立”,面向建投集團開展公開選聘、優選人才工作,把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此次公開選聘共分4輪,目前已完成總經理和省外單位副總的選聘工作,20名管理人才脫穎而出,走上了要求更高、責任更重的領導崗位。
開展雙合同制管理 打破職工身份界限
為打破職工身份界限,在公司內部真正建立起以合同管理為核心、以崗位管理為基礎的契約化、市場化用工機制,龍建路橋實行聘任期管理,制訂了《公司雙合同管理辦法》,統一和規范公司勞動合同、崗位合同文本。
今年7月,龍建路橋舉行了雙合同簽約啟動儀式,與權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總部部門負責人簽訂了雙合同,并同時啟動全員簽訂雙合同工作,標志著在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上,又走出了關鍵的一步。
龍建四公司為進一步優化市場開發管理體系,加強經營資源統籌使用,提升市場整體的競爭力,成立了經營事業部,實行獨立核算。圍繞“保規模、強主業、補短板、重激勵”,創新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強化訂單增長與經營人員薪酬的正向聯動,吸引高素質人才,打造“熟業務、懂經營、善談判、知法律、有責任”的復合型經營人才隊伍,進一步激發市場開發能動性,提升項目獲得能力,提高區域市場進入能力,促進經營指標全面完成。
三項制度改革關乎職工基本權益,要將改革工作落實落地,真正解決問題和矛盾,必須做到一碗水端平,一把尺量準。龍建路橋在推進改革過程中將繼續堅持公開透明、標準一致、程序公正的原則,確保改革目標真正實現。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