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江蘇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0-09-15
為貫徹江蘇省委、省政府關于開展“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的決策部署,落實江蘇交控“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城鄉結對、文明共建”行動企村對接工作推進會會議精神,切實履行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勇擔“交通強省,富民強企”的企業使命,江蘇交控所屬單位積極與駐地村鎮開展結對聯建,推動企村資源對接、需求對接、項目對接,實現互促并進、互利共贏。
寧滬公司黨委高度重視,及時成立專項工作組,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認識,確保對接工作系統有序推進。工作組深入實地了解泰州興化市大鄒鎮雙溪村在經濟發展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實際情況,為下一步有針對性地開展結對共建、合作共贏打下良好基礎。經過調研走訪,寧滬公司在開展企村黨組織共建、助力基礎設施建設、協助拓展農特產品銷售渠道、開展公益志愿服務等方面提出初步共建方案,致力建立企村合作可持續發展機制,以共建共聯活動為牽引,進一步完善工作方案、拓展協作領域、聚焦重點任務、落實關鍵環節,靶向精準,持續發力,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打造社會主義新農村貢獻寧滬力量。
京滬公司深入挖掘京滬高速大通道資源,結合交通運輸行業實際及鄉村經濟發展特點,通過抓組織聯盟、抓活動聯辦、抓資源聯享、抓發展聯促等方面,開展結對共建活動。一是“交通+鄉村”,組織聯盟明確發展路徑。選派三名黨員到淮安區車橋鎮三莊村、谷尹村以及泗洪縣界集鎮任駐村“第一書記”,實施“交通+鄉村”“電商+銷售”戰略,通過建立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的一整套產業鏈,實現利益共享、優勢互補。二是“基地+市場”,發展聯促遵循市場規律。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依托車橋鎮三莊村稻麥、稻蝦、稻蟹、芡實、有機稻米等“一點五試”項目種植基地,主打綠色農業品牌,建立長效化、常態化的供銷平臺。三是“線上+線下”,資源聯享拓寬產銷平臺。依托服務區線下銷售平臺和“匯蘇特商城”的線上銷售平臺,農產品直供餐飲原輔材料使用;開設線上線下“助農館”,在服務區超市和“匯蘇特商城”銷售優質品牌大米等特色農產品;采用網上商城“直播帶貨”的銷售方式,擴大優質特色農產品銷路。四是“聯建+機制”,活動聯辦推進共建共享。與三莊村等聯建對象建立了每年不低于4次的常態化定期交流機制,并將聯建逐步延伸到黨的建設、經營管理、思想教育、文明創建、技術業務等方面,互學共促、互幫互助。
揚子江公司與豐縣范樓鎮政府聯合舉辦了“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企村共建協議簽約儀式。雙方就深化企村戰略合作、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達成一致,架起企村聯建“連心橋”。一是黨建引領,推動企村黨組織共建互聯。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建聯盟、區域黨建平臺等資源優勢,通過資源共享、黨員共育、活動共辦、品牌共創等形式,加強交流合作,高標準落實基層黨建“五聚焦五落實”三年行動計劃,提高黨建工作水平。二是產銷合作,推動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結合產業發展現狀和規劃,利用自身資本、市場、渠道等優勢,為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幫助和支持,在服務區黃金鋪位開辟“扶貧商品”專柜,建立起穩定的產銷關系,并通過直播、團購、衍生品開發與銷售等途徑,豐富農產品消費場景,提高集體經濟收益。三是共育共享,推動人才雙向流動。建立互培、互聘、互相交流的人才共育共享機制,共同發掘本土優秀人才,結合公司自身行業屬性、地域資源和聯建村發展需求,針對牛蒡產品深加工(開發)技術,積極與江南大學聯系,搭建培訓、實訓、實習平臺,共同培養“土專家”、電商人才等各類實用人才。四是文明共促,推動文明文化振興。通過主題黨日、文藝會演等形式,把企業文化建設與文明鄉風建設結合起來,拓展共建深度和廣度;共同組織開展志愿服務、送溫暖活動,給孤寡老人、貧困學生、留守兒童、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提供切實幫助;共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為鄉村文明樹立新風尚;依托“公益法律服務站”,加大法治宣傳力度,提供法律援助,提高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蘇通大橋公司主要負責人親自掛帥,赴鹽城東臺市安豐鎮豐西村調研“企村共建”工作。近年來,豐西村立足實際,著力打造“支部+合作社”黨建工作法,通過組織一套班子、引領一支隊伍、踐行一份承諾、打造一批項目、創建一個品牌、收獲一縷成果,挑起“黨建豐產方”。蘇通大橋公司將從黨建聯動、產銷合作、人才共育共享等方面進一步深化與豐西村合作共建的發展思路,切實發揮“交通+”的帶動作用,搭建合作共贏的發展平臺,實現生產的集約化、市場化、規模化、效益化,為打造“美麗鄉村”,實施“美麗江蘇”建設,助力江蘇鄉村振興發展,貢獻國有企業力量。雙方就豐西村“仙鶴壽星”品牌大米的推廣銷售簽訂了“萬企聯萬村”合作協議,未來將用好結對機制,主動加強交流,拓寬合作思路,爭取實現多領域、深層次的合作,共同推動省委省政府“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落地生根、取得實效。
泰州大橋與連云港市東海縣石梁河鎮九龍村開展了結對共建活動,并簽署文明共建協議。本次結對共建是泰州大橋第一次跨地域、跨領域、跨行業的結對交流,也是創新黨建工作的有益嘗試,更是雙方面向未來、攜手共進、協力共贏的有力舉措,對擘畫“卓越黨建+現代國企”泰州大橋路徑,深化“匠新·泰橋”黨建品牌建設和文明創建工作,以及提升黨組織組織力、戰斗力、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文明共建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工作新格局基本成型。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