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接收率達100%
鄂州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接收率達100%

文章來源:湖北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0-11-12
近日,鄂州市全面完成中央、省交辦的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工作,工作進度位于湖北省前列。截至目前,累計與14家駐鄂州的中央、省屬企業簽訂社區管理移交協議34份,人事檔案移交協議20份;屬地政府接收退休人員20000人,基層黨組織接收退休黨員3715人,檔案管理部門接收人事檔案22913份,任務完成占比100%。
如何高效有序做好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工作?
——建立“六項機制”統籌移交。鄂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指導開展社會化管理的轉移接續工作。印發了《鄂州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實施方案》,鄂城區、華容區、梁子湖區分別制訂了接收方案,劃分職責,保障工作有序開展。同時建立了六項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聯動協調機制。授權市政府國資委牽頭管總協調,市直相關部門督促指導,各區(管委會)屬地接收,上下聯動。
建立申請預核制度。指導各移交責任主體提交《關于啟動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的申請》,依據企業申報情況,明確接收任務。
建立溝通聯絡機制。分級分層建立了工作群,構建了順暢有效的溝通聯絡機制,各方隨時聯系溝通重難點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問題,工作無縫銜接、高效推進。
建立宣傳培訓機制。組織召開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培訓會,鄂州市人社局、市醫保局、各區政府(管委會)對相關政策、工作任務、工作要求、時間節點、辦理流程進行了具體的宣傳和指導。
打造嚴實的交接鏈條。創新移交接收路徑,打造“企業--屬地區政府”、“企業--市人社部門”兩個移交鏈條,通過把準方向、壓實責任,切實增強各方工作動力和效率。
嚴格考核督辦機制。將工作納入全市2020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鄂州市政府國資委每月開展一次工作推進情況通報,及時掌握工作進度。
——破解“兩大難題”推進移交。結合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的實際,針對異地人員無法移交等難題,創新方式方法推進移交。
屬地托管,打破區域壁壘。為破解異地人員無法移交至市外的政策壁壘,鄂城區政府、臨空經濟區管委會主動承擔異地退休人員的托管移交工作,因企施策、分類移交,對居住地、戶籍地均不在鄂州行政區劃范圍的退休人員,全面兜底接收,為我市圓滿完成接收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分類施策,加快檔案整理。市人社局主動作為,組織不具備自行檔案電子化條件的企業到市人社局開展集中掃描,為企業開展檔案電子化提供便利條件,提升了國有企業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管理。
——落實“三項保障”高效移交。
落實資金保障。鄂州市財政局會同市政府國資委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支持我市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將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管理,予以充分保障。
落實場所保障。時政市人社局騰退檔案室兩間,采購電腦、高拍儀、密集架、檔案管理軟件等,以擴大接收內存,主動落實人事檔案接收的場所和設備。
落實服務保障。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市檔案館、市醫保局、市民政局結合自身職能,分別制定了《移交接收標準、流程》、建立了系統政策體系,使這項工作有章可循,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工作進程。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