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國企激活新動能 帶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江蘇國企激活新動能 帶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江蘇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0-11-16
新興產業集群崛起,唱響先進制造“重頭戲"
近日,國家級江蘇(無錫)車聯網先導區展示中心在無錫車聯網小鎮正式開放,作為全國首個車聯網先導區,無錫為制造業插上了智能化翅膀。今年,無錫市新增車聯網相關企業達68家,一大批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邁入轉型升級的快速通道。蘇州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入選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泰州“1+5+1”現代產業體系中船舶產業接近千億規模……如今,在江蘇沿江地區,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和軟件、節能環保等產業勃發,規模穩居全國第一,高新技術企業已達2.4萬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4%,一批新興產業集群沿江崛起。
先進的制造集群離不開實力雄厚的載體助力孵化。今年5月,工信部正式批復國家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創新中心落戶無錫,這是繼去年落戶蘇州的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之后,江蘇省第二個、全國第十六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7月,工信部組織的2020年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初賽結果揭曉。全國20個入選集群中,江蘇占據3席,至此,在這個國內最高規格的集群競賽中,江蘇已先后入選9席,大多位于沿江地區,數量全國居首。目前入選的集群中,已涉及其中8大領域,江蘇產業集群培育初見成效。
江海河湖高效通聯,構建現代綜合交通走廊
10月下旬,南京龍潭港內江風獵獵,“南京—關西—廣島”外貿航線和加密“南京—營口”內貿航線首航在此啟動。經濟發展,交通先行。近5年來,江蘇把長江黃金水道作為重要依托,高起點高水平推進航道暢通、樞紐互通、江海聯通等工程,動作頻頻。
長江12.5米深水航道建設之前,部分航段航道水深不足8.5米。去年5月,歷時8年的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全線貫通,長江江蘇段終于迎來“深水時代”,從此,長江黃金水道效益發揮越發明顯,沿江港口5萬噸級、10萬噸級、20萬噸級及以上船舶到港艘次持續增長。“南京港海運直達、江海河轉運持續完善,南京對長江中上游及內陸地區的聚集和輻射作用日漸提升。”
為進一步優化提升沿江沿海港口布局,長江南京以下江海聯運港區建設穩步推進——南京航運交易中心建設全面啟動、連云港港30萬噸級航道二期工程加快推進、通州灣新出海口開工建設,長江水運運輸格局的優化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經濟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每年可直接為沿江地區實體經濟企業節約水運物流成本15.5億元。
江蘇水網密布,貫通“毛細血管”,是呼應長江黃金水道航運功能的重點。2016年以來,省內河航道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73億元,目前省干線航道總里程達到2361公里,千噸級航道覆蓋全省78%的縣級及以上節點。沿海沿江重要港區已實現二級及以上公路全覆蓋,年吞吐量超過百萬標箱的集裝箱重點港區均有一級以上公路直通。
長江既是橫向的“黃金帶”,也曾是縱向的“阻隔帶”。加快打造綠色順暢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連通大江南北的過江通道建設步伐也在加快。7月,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開通;五峰山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五橋年底通車在即;和燕路過江通道2022年建成;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和仙新路過江通道2023年建成。
擁抱港口“深水時代”、貫通水道“毛細血管”、打造“軌道上的江蘇”,隨著現代綜合交通走廊在江蘇初具規模,長江經濟帶必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高質量的未來。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