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廣西國有企業新產品產值同比增長31.87%
前三季度廣西國有企業新產品產值同比增長31.87%

文章來源:廣西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0-11-25
今年前三季度,廣西國有企業新產品產值實現138.62億元,同比增長31.87%。其中,廣西國資委監管企業新產品產值實現137.48億元,同比增長33.95%。
疫情下,廣西國企新產品產值實現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廣西國資國企系統大力實施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已初見成效,企業科技創新管理體系逐步完善,科技研發投入不斷加大,研發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在創新中驅動企業跨越發展
今年前三季度,廣西國企在創新發展中的新收獲:
廣西路橋集團積極推進智慧高速建設,成功實現設備在復雜工況下無人作業,施工軌跡精確控制在2-3厘米;
廣西汽車集團以乘用車理念升級的五菱客車慧巴F9生產成功,為“十四五”客車產品創新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搭載著玉柴集團3000馬力雙主機的萬噸級工程船在福建海域順利下水,這是我國萬噸級工程船高速主機首次使用國產船舶動力……
近年來,廣西國企也創造了許多世界級的“拳頭產品”:
南南鋁加工創新突破高端鋁合金大規格鑄錠制備技術,解決了航空航天大規格高性能鋁合金鑄錠制備技術難題,首次實現了世界最大直徑圓錠、最大寬度扁錠的生產應用。該技術橫空出世,將有利于我國打破航空航天高端鋁合金長期依賴進口的現狀和推動特殊領域產品轉型升級。
廣西路橋集團自主創新大跨徑拱橋設計與施工技術,實現了拱橋從有支架施工向無支架施工的革命性發展,被譽為“鋼管拱技術王國”,是廣西走向世界的自主創新民族品牌。
柳工集團歐維姆預應力技術領先國際水平,在國家“天眼”工程、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雙層懸索橋——楊泗港長江大橋等重大項目上,皆貢獻出“廣西力量”。
有“猛男”美稱的玉柴YCYV05(V6)型柴油機,是我國第一款自主研制的高速、小缸徑、高功率密度的V型6缸柴油機,其各項技術和性能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填補了我國特種車用V型動力的空白。
“廣西國有企業在創新中迸發出一波又一波硬核力量,正在驅動企業跨越發展。”許多國企負責人嘗到創新發展甜頭后,都不約而同發出感慨:“沒有創新發展,企業就像一潭死水。”
在創新中挖掘經濟增長點
隨著科技研發投入不斷加大,廣西國企堅持在創新發展中挖掘經濟新增長點,實現了早期收獲。
今年前三季度,柳工集團研發投入4.1億元,新產品產值為121.8億元,同比增長32%;先后發布32款全新工程機械整機產品及3款核心零部件,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無人壓路機6626E,顛覆了傳統產品模式,并很快成為市場新寵。
在當前汽車市場持續下行的環境下,廣西汽車集團加快自主創新步伐,持續推進產品轉型升級,努力開拓新業務、新市場,應對行業下滑。1-9月該集團實現新產品產值6.86億元,同比增長37.87%。
柳鋼集團瞄準國內外鋼鐵行業發展趨勢和特點進行自主創新,在生產流程優化、工藝技術創新、設備裝備改造、產品功能拓展等方面下苦功夫,開發適銷對路的新產品,收獲甚豐,前三季度,新產品產值累計達8億元,同比增長54.4%。
廣西農投集團在疫情初期大力推進南寧糖業下屬南寧僑虹公司和舒雅公司成功“跨界”研發轉產醫療級熔噴布和口罩等防護用品,均實現新產品產值大幅增長。
廣西林業集團加快推進崇左·龍贊東盟國際林業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等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并對套整體櫥柜、超薄纖維板等生產線進行技改,實現了產銷兩旺。
支持企業開足馬力搞創新
創新投入不足、新產品產值不高,是廣西國企發展的短板,也是制約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難點。如今,這種狀況正逐漸得到改善。
今年初,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要求,廣西國資委對監管企業逐一“畫像”,制定“一企一策”,確立用3年時間實現資本功能進一步放大、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布局結構進一步優化、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等目標。
廣西國資委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增強核心競爭力,所給的政策條條都是干貨。
支持創新項目投資合作。在企業年度投資計劃和重大項目審批中支持企業創新驅動和轉型升級項目建設。支持廣投集團完成生物醫藥、新型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布局;支持柳工集團加速現代農業機械、工業機器人、高空作業平臺等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支持廣西汽車集團與國內先進團隊合作,投資工業機器人項目,填補廣西工業機器人研發、制造空白等等。
發揮考核分配激勵作用。在經營業績考核方面,將研發費用全額視同業績利潤,對核心技術攻關的研發投入,在計算效益指標時,加倍視同業績利潤;對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承擔重大科技專項任務取得明顯成效的給予考核加分獎勵。在工資總額管理方面,對國有科技型企業實施分紅激勵所需支出、完成轉化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和報酬支出,以及承擔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團隊的工資,列入其他工資管理,不納入工資總額基數。
強化技術與國有資本結合。支持企業積極構建支持創新的投融資平臺,推動國有企業積極探索通過基金籌集創新資本,沿行業、產業鏈、產業樹實施專業化投資,改善產業鏈條,打造產業集群,推動產業升級。
廣西國資委出臺系列政策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給企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我們要用足政策,加快創新發展的步伐。”在柳工集團負責人看來,未來工程機械產品將向更節能環保、更智能、更安全高效的方向發展,電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是必然趨勢,“要開足馬力大搞技術創新,盡快縮小與國際行業巨頭的差距。”
事實上,早在三五年前,柳工就在智能化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去年9月,柳工在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展上推出多款新技術設備,其中包括全國首臺商用5G智能鏟裝遙控裝載機、純電動裝載機和挖掘機、無人駕駛壓路機,引人矚目。
如今,柳工集團上下信心十足,將在傳統技術領域繼續深入研究,為新技術的研發打好基礎;在新的技術領域捷足先登,主動求變,提高技術創新成功率,加快智能化、新能源等關鍵技術在各產品線的開發落地。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