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交控積極儲備人才力量 助力長三角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江蘇交控積極儲備人才力量 助力長三角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文章來源:江蘇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0-12-24
近日,從江蘇省人社廳獲悉,經人社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批準,全國新增497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其中,江蘇企業有46家。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企業集聚高層次人才團隊、促進產學研結合的有效載體,是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跨越發展的重要引擎,為高技術人才與企業搭起了橋梁,是產、學、研相結合的新路子。作為產學研合作的重要平臺,博士后工作站的設立,能夠幫助企業有效整合各創新主體所擁有的資源要素,在建立信息、技術共享機制的同時,打造資源優勢互補的協同創新網絡。
人才強企戰略的生動實踐
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必須來源于技術和人才的持續投入,在科技創新和產業落地發展的過程中,江蘇交控主動爭搶科技資源、創新產業與高素質人才,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和彎道超車的最佳選擇。在省屬國字頭企業中,江蘇交控是最先開始注重加強技術和人才工作投入的企業,僅2019一年,江蘇交控的研發投入就達到9600多萬,年均引進碩士研究生以上高層次人才100人以上。高額投入帶動的是持續增加的利潤回報,據相關資料統計顯示,至今年三季度,公司全口徑營業收入326億元,利潤總額126億元,公司凈資產、利潤總額和納稅總額近三年始終保持江蘇省屬企業第一,是國內省級交通集團中唯一一家年利潤持續超百億的企業。自設站以來,江蘇交控始終以促進產、學、研深度結合為宗旨,以促進業務發展為導向,不斷創新博士后工作機制,研發成果豐碩。“十三五”以來,全系統累計開展科研項目98項,年均投入研發經費3000萬元以上,獲省部市級科學技術獎48項,其中,一等獎14項、二等獎19項、三等獎15項。“高速公路路面結構長期保存技術及智能養護”“滬寧高速公路超大流量路段通行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等課題被列為省部級重大科技項目。
轉型升級的深度探索
作為一家政策依賴度較高的老牌國有企業,江蘇交控主動謀求產業結構調整,在向科技、創新的發展道路上持續發力,到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以經營性綜合大交通投融資為主體、金融和“交通+”為兩翼的發展格局。五年來,江蘇交控陸續與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同濟大學、蘇交科集團、省交通規劃設計院、江蘇中路研究院等十余家科研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合作研究機制和關系,在全系統開展深入廣泛的養護技術創新工作。解決和改善了SMA面層及乳化瀝青封層現場熱再生、薄層鋪面處治車轍的耐久性、路面橫向裂縫防反射處理、既有路基沉降處治、不中斷交通的橋梁同步頂升、狹小空間橋梁支座更換、火損橋梁損傷評估、橋梁養護項目管理和質量評定等一系列養護面臨的實際技術問題。今年以來,還陸續與騰訊、高燈科技達成智慧交通建設戰略合作協議,為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帶動作用正在顯現
養護技術公司作為江蘇交控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和建設單位,著力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機制,形成“需求調研—技術研發—團隊組建—成果推廣—跟蹤反饋”的創新模式,扎實打通從科技創新到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該公司具體負責博士后工作站日常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員介紹,公司以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為紐帶,加大對博士后工作站科研成果的吸收和消化,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擴大對外合作范圍,成功搭建科研開發、實踐運用和人才培養的綜合平臺。博士后以副導師的身份帶領公司新人,促進科研隊伍能力素質提升,為公司培養鍛煉了一批優秀年輕人才隊伍。
未來依舊充滿挑戰
今年年初,江蘇交控初步編制完成“十四五“人才發展專項規劃,進一步聚焦未來,全方位實施四大人才工程,充分釋放人才的價值貢獻度。今年11月,江蘇交控相繼組建了產業發展研究院(智庫)、數字交通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院,三院一庫的成立進一步完善和補強了江蘇交控的研發體系,標志著江蘇交控在人才隊伍建設、高層次人才培養和高水平科研平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將有力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放大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優化科研能力和綜合實力,提升江蘇交控的核心競爭力。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