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任務基本完成
湖北省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任務基本完成

文章來源:湖北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01-11
湖北省是全國著名的老工業基地,歷史包袱沉重,全省需要移交的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為95.87萬人。其中:在鄂中央企業、省屬國有企業、市州縣屬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分別為65.4萬人、25.36萬人、5.11萬人;退休黨員人數為18.53萬人。面對艱巨繁重的任務,湖北省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國務院國資委的工作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努力克服疫情及汛情等因素影響,攻堅克難,拼搏趕超,基本完成湖北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管理主體移交任務。截至2020年12月31日,湖北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完成率為97.9%、人事檔案移交完成率為81.62%、黨組織關系轉移完成率為86.92%、管理服務職能移交完成率為97.24%。在鄂中央企業、省屬國有企業、市州縣屬國有企業完成率分別達到98.15%、97.36%、97.35%。
大員上陣高位推進
湖北省成立了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湖北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財政補助標準等相關政策;17個市州政府分別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并出臺了具體實施辦法及配套政策。
因地施策創新推進
湖北省努力克服疫情及汛情影響,2020年6月全面正式啟動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工作后,積極追趕進度,因地施策采取了一系列創新舉措。一是打通省內跨市州移交障礙。明確只要退休人員符合居住地、戶籍地、參保地、企業注冊地中的一項在所在市州的,且主辦企業和退休人員主動要求移交的,省內各市州應予以接收。二是構建大數據網絡平臺。武漢市構建市、區、企業聯動組織架構和工作體系,搭建退休人員信息錄入大數據平臺,實行線上申報,50多萬退休人員信息實現無紙化填報和流轉。三是靈活接轉黨組織關系。襄陽市、神農架林區對不在本地居住的退休黨員黨組織關系一并接收,后期作為流動黨員加強管理。黃岡市探索“線上+線下”(全國黨員信息系統、紙質版介紹信)交接退休黨組織關系。四是建立檔案移交綠色通道。十堰市探索建立“整體移交,現狀移交、建制移交”工作機制,特別是在東風公司退休人員人事檔案移交方面,本著“不算小賬、不翻舊賬、尊重現狀”的原則,堅持先移交后規范,建立交接綠色通道,突出“應簡盡簡”。鄂州市采取“先移交后整理”方式,組織不具備自行檔案電子化條件的企業開展集中掃描,加快檔案移交。五是做好退休人員思想工作。黃石市實行“五交一轉四對接”(交人員、交思想、交檔案、交資產、交問題,轉關系,在思想、業務、服務、感情等方面無縫對接),促進“國企人”、“社會人”、“一家人”的融合。楚垣集團開展了緊鑼密鼓、環環相扣的宣傳引導工作,按照既定預案做好風險化解工作,完成了上萬人的順利移交。
突出重點分步推進
在鄂中央企業退休人員數量占湖北全省國有企業總量的68.22%,是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的重中之重。為了突破重點,各市州普遍采取“優先央企、其次省企、最后市縣企”的方式分階段實施,確保了任務完成。江漢油田是獨立工礦區,在潛江市退休人員3.7萬余人,潛江市委、市政府急油田所急,想油田所需,完成全部移交任務。葛洲壩集團在宜昌市退休人員移交涉及3.3萬人,宜昌市政府采用“先試點,再鋪開”的方式,組織3個單位、3個社區進行試點移交,目前葛洲壩集團基本完成在宜移交工作。十堰市重點推進東風公司十堰基地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強化督導協調推進
一是現場督導協調。省政府國資委主要負責同志多次率隊深入武漢市、十堰市、黃石市及東風公司等地,實地督導調研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情況,現場協調推進中的疑難問題。各市州開展了數百次現場調研會,深入企業、社區宣傳政策,打通落實渠道。二是會議督導協調。省政府國資委多次組織召開省屬國有企業、市州國資委、部分中央企業工作推進會,召集省直有關部門協商解決工作難點問題。三是掛圖督導協調。建立任務清單,明確工作量、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通過會議督查、進展情況通報、點對點通報及實地督查的形式,掛圖作戰,實時跟蹤督辦,嚴格結賬兌現。
下一步,湖北省將加速推進失聯人員尋找移交、黨組織關系轉移、檔案電子化等掃尾工作,高質量高標準全面完成湖北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任務。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