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綿陽市國企資產總額達6135億元
2020年綿陽市國企資產總額達6135億元

文章來源:四川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01-28
截至2020年年底,綿陽市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6135.60億元、所有者權益1518.5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54%、15.23%。全年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691.28億元、工業總產值934.2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26%、10.23%,對穩增長促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當好了經濟社會發展“主力軍”。
去年以來,綿陽市國資系統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堅持市場化改革,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國有企業轉型發展、創新發展、開放發展,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國有企業持續做強做優做大。
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綿陽市國資系統強化頂層設計、出臺政策文件,深入推進國家級、省級、市級改革試點工作。目前,綿陽市市屬企業及子企業混改率達到69.7%,7戶市屬企業開展“1+N”改革樹標行動,經營效益大幅提升。九洲導航“雙百行動”綜合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三項制度”改革獲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通報表揚。長虹愛聯科技入選國家“百戶科技型企業深化市場化改革、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專項行動”名單,成功發布兩款搭載國產芯片的行業領先5G模組。
以優化國資監管新機制為著力點,推動出臺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落實差異化監管,分類推進改革、發展、監管、考核舉措,持續推進分類監管、在線監管、科學監管;規范完善監事會月報制度,加強“三重一大”事項日常監督;防范化解企業重大風險,實現投資和債務風險可控在控。
項目是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器”。作為綿陽經濟建設的“主力軍”,綿陽市國資系統建立“抓項目、促投資”工作推進、通報、考核、屬地聯動、入庫入統“五大機制”,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在疫情防控期間,綿陽市國資系統沖鋒在前,第一時間在四川率先建立國企防控疫情激勵機制,全力做好相關服務保障,率先實現復工復產,突顯責任擔當。綿陽市市屬企業全年共實施各類項目580個,累計完成投資233.53億元,簽約招商項目23個,簽約金額達139.02億元,增強了經濟發展后勁。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