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國企新聲】全國人大代表杜小光:加強城市防疫空間規劃
【兩會國企新聲】全國人大代表杜小光:加強城市防疫空間規劃

文章來源:云南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03-10
新冠肺炎疫情引起了我們對如何預防和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營造更具防災減災韌性的健康城鄉空間環境等問題的反思。當前,我國城鄉規劃中的防災規劃大多是應對自然災害和突發性人為災害事件,如防震、防洪、消防、人防等,對公共衛生領域關注略有不足。根據這一現狀,全國人大代表、云南建投集團副總工程師、云南省建筑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總建筑師杜小光建議重點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優化城市空間布局,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儲備用地。區域層面留白空間應與山脈、水系、林網等自然生態資源和區域重大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通道、城市發展廊道等相結合,以保證應對外界強沖擊時的消納和恢復能力,保證區域互聯互通、聯防聯控;城鎮層面可與城鎮彈性發展區相結合;城鎮內部應構建廊道-面-線-點的藍綠空間體系和利用有使用兼容性的空間;街區層面可利用小區室外開敞空間和公共服務空間作為社區疫情防控的彈性空間。
二是構建城鄉空間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防災規劃體系,增強城市韌性。探索編制面向公共衛生事件的專項空間規劃,建立“平戰結合”的防控準備預案,分區分級構建國土空間防疫單元,提高住宅建筑“免疫力”,并在規劃及項目評審時,增加對公共衛生安全方面的評估內容,強化城市韌性。
三是搭建社區管理體系,健全服務設施,加強城市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能力。構建社區—防災單元—防災分區的城市應急防災多級響應系統,進一步拓展社區職能,完善社區功能,結合居住生活圈要求合理規劃并健全社區服務配套設施,啟動老舊社區設施改造,通過創新治理手段,豐富社會治理手段降低接觸性感染概率,強化社區事中應急能力,事后修復能力。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