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西錨碇順利完成填芯施工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西錨碇順利完成填芯施工

文章來源: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3-16
近日,歷經54天共13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筑,廣東省交通集團在建的伶仃洋大橋西錨碇填芯施工全部完成。預計至今年12月,伶仃洋大橋將完成西錨碇錨體施工。
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超級跨海集群工程,其中伶仃洋大橋為主跨1666米海中超大跨徑懸索橋,由保利長大負責施工。伶仃洋大橋錨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中錨碇,面積相當于17個籃球場大小,分為東、西錨碇。西錨碇采用8字形地下連續墻結構,分左、右幅施工,建設完成后重量可達到100萬噸。
西錨碇填芯施工共分為12次澆筑完成,填芯鋼筋總用量達到300噸,共計澆筑混凝土約13萬立方米。在施工過程中,建設者克服了夜間施工、連續施工等困難,創造了15天完成4.5萬立方米混凝土澆筑速度,打破了之前保利長大在南沙大橋項目連續澆筑的紀錄。
西錨碇填芯施工于2021年1月18日正式開始,至3月12日全部完成,總耗時54天,比原計劃提前18天完成。取得這一成績的背后,是深中通道建設者春節期間穩崗留工、堅守一線的付出。今年過年,深中通道項目建設“不打烊”,超過3000名建設者堅守一線保障建設。
據介紹,西錨碇建設規模大、難度高、可借鑒建設經驗少,整個填芯工程施工周期長,對材料保供、施工組織、溫度控制等都帶來極大考驗。為了攻克難關,項目部以黨員和技術骨干為先鋒,成立施工指揮管理小組,確保材料運輸、布料、澆筑、養護、測溫、試驗等各個環節落實到位。為避免大體積混凝土澆筑由于結構內外溫差大可能產生裂縫,澆筑采用分層分區澆筑,試驗人員全程監控,嚴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溫度,保證順利完成澆筑。此外,項目部通過優化填芯鋼筋施工工藝、鋼筋網片采取先預制后整塊吊裝的形式等措施,在確保施工安全的情況下切實提高施工效率。
按照施工計劃,伶仃洋大橋西錨碇完成填芯施工后,下一步將進行頂板施工,待完成后將正式進入錨碇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預計今年12月完成。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