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汽車集團推進熱氣脹成形重大專項 鑄就創新引擎
廣西汽車集團推進熱氣脹成形重大專項 鑄就創新引擎

文章來源: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4-02
受疫情和汽車行業下行影響,多家汽車企業、零部件企業面臨轉型困境。廣西汽車集團通過培育發展新動能,加速推進重大專項建設,來促進各項業務轉型升級。在此期間,廣西汽車集團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用自主創新支撐可持續發展,集團牽頭,聯合航宇智造(北京)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機科發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機精沖科技(福建)有限公司、機械科學研究總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通過聯合研發和技術協同創新,去年底完成了“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簡稱04類專項)綜合評價,并在國內率先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高強鋼管熱氣脹成形設備,不僅解決了企業自身“卡脖子”的技術難題,還彌補了國家管件熱氣脹技術空白,解決汽車高性能車身底盤零部件成形的技術瓶頸。
攻堅克難 堅持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
過去,國內雖然具備較為成熟的內高壓成形技術和熱沖壓技術,但尚無將二者結合的技術和工藝。該項關鍵技術存在于德國、日本等先進企業,國內知名品牌汽車雖有應用,零部件卻是從國外進口,國內沒有一條產線應用。廣西汽車集團捕捉到該項技術對國內汽車和零部件轉型的重要作用,堅持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2019年,結合國家自主集成技術創新需求,廣西汽車集團聯合多家科技單位攻關,相繼解決了汽車零部件在材料、模具、工藝設備的諸多挑戰,在公司柳東乘用車零部件生產基地中建成了超高強度鋼管熱氣脹成形生產線,并于2020年12月22日通過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綜合績效評價。
長達兩年時間內,項目組曾在研究加熱的電極過程中遇到巨大挑戰,光是如何解決零件需要在5秒內加熱到950度這困難就耗時許多,公司創新性將工藝方案從連續爐加熱改變為自阻加熱,通過調整電極公差、增加電極冷卻的方法,最終解決了快速加熱和溫度控制的問題。
此外,還遇到了超高壓氣體密封不可靠,泄露、氣壓不足、回收氣體過熱導致系統密封失效等問題。項目組潛心鉆研,攻克了超高壓高溫氣體的安全防護、密封與冷卻回收技術瓶頸,采用了我國在航空發動機制造領域儲備的相關技術,通過反復試驗測試,實現了高效率穩定生產,系統安全性得到保障。
科技支撐 創新轉化推動產業轉型
在項目研究過程中,汽車集團掌握了快速加熱、冷卻、熱氣脹等關鍵核心技術,并把相關技術應用到具體設備和生產現場,實現全自動生產線遠程操控、狀態監測及故障診斷、設備維護方案制定與虛實相映導引維護等,并自動形成故障統計和分析報告。尤其是汽車行業頗為關注的安全問題,能很好解決碰撞對于車身強度、剛度的要求。同等抗拉強度的情況下,使用超高強鋼的零件壁厚可減少15%以上,有利于汽車輕量化,達到節能、環保要求。將超高強鋼應用于汽車關鍵結構件上,在汽車發生碰撞,特別是偏側碰撞的時候,可以極大提升汽車整體的安全性能。
廣西汽車集團通過該項目,將持續打造抗壓強度高、安全性高的汽車產品,提升汽車零部件的制造質量、精度、效率和產品性能,實現零部件產品附加值增長,在當下原材料價格上行、行業下行的當口,為客戶節約更多成本,帶來更好的解決方案,從而逐步替代部分進口產品,助推國內零部件發展轉型。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