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農村耕地經營權線上交易平臺正式運行
內蒙古農村耕地經營權線上交易平臺正式運行

文章來源:內蒙古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04-27
4月初,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六個標段面積共計18029.76畝耕地承包經營權轉讓項目,通過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的農村牧區產權交易平臺競價成交。該項目交易掛牌競拍起始價為每畝每年455元,經過一番激烈角逐,增值額達到226.3萬元。
這一項目的成功交易,創新了內蒙古土地流轉方式,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更為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實現農牧業產業化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今年1月26日,農業農村部令第1號正式發布了《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鼓勵各地建立土地經營權流轉市場或者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此前國家和自治區的多項政策文件也明確要求,扎實做好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工作;充分整合和利用現有的各類農村產權流轉服務平臺,以縣(市、區)為重點推動建立農村牧區產權流轉交易市場。
為落實國家、自治區政策文件精神,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聯合全國16個省、自治區的交易機構,打造了覆蓋全區、聯通全國的農村牧區產權交易平臺基礎設施,并于2021年3月完成系統改造正式上線運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耕地承包經營權轉讓項目是該平臺首宗競價成交的項目。
據了解,內蒙古農村牧區產權交易服務平臺按照“統一交易監管、統一服務標準、統一系統平臺、統一操作規則、統一信息披露”的五統一原則,依托全國統一的互聯網云平臺+覆蓋全區的線下服務體系,構筑了內蒙古農村牧區綜合類要素市場。該平臺按照“1+N”建設體系,設計了“自治區—盟(市)—旗(縣)—鄉(蘇木)—村”五個級層分別作業的業務場景,后臺與全國最大的跨區域產權交易云平臺“E交易”互聯互通,在為各類農村產權提供便捷高效的專業交易服務的同時,打通了全國城鄉要素市場一體化發展的通道。
“內蒙古農村牧區產權交易平臺”建設模式為“一個平臺,全區通用,試點先行,逐步覆蓋”。今年4月12日,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與達拉特旗樹林召鎮政府共建的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工作站已掛牌成立,這是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成立的首家鄉鎮級農村產權交易工作站。該站圍繞著撬動、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增加農民財產性收益和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這個核心,以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要服務對象,通過線上交易平臺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四荒地”使用權流轉、農村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流轉,以及集體資產處置、集中采購等交易及配套服務。交易全程留痕、流程嚴謹、風險可控、體驗良好。農村產權服務站主動解決好產權掛牌前存在的確權登記、價值評估等問題,主動掌握產權流轉后的雙方履約、收益分配等狀況,實現農村產權的公開、公平、公正交易,促進農村產權交易市場規范發展,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