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四川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05-17
近年來,四川省國有企業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加快創新能力提升,優化科技創新氛圍,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科技創新工作取得明顯進步,有力助推了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一是科技管理體系更加健全。四川省屬企業集團層面建立專門的科技創新管理機構達50%以上,科技管理人員占專業技術人才的3.19%。6戶省屬企業在集團層面啟動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編制,企業科技項目、科研經費、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等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
二是科技研發投入穩步增長。2020年,四川省國有企業承擔了四川省20個重大科技專項和43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全省國有企業研發費用249億元、增長24.7%,其中,省屬企業科技研發投入穩步提高,研發費用達到24億元,同比增長116.6%。
三是科技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四川發展信創公司“自主可控工業可編程控制平臺”、川航股份“IFOC智能航班運行控制系統”、鐵投集團“基于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典型示范項目”、長虹“5G+工業互聯網”智能電視大規模定制、四川玻纖“萬噸級連續玄武巖纖維池窯生產線”等一批自主創新項目取得新突破,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國家軍民兩用核動力技術創新平臺、成飛航空整機產業基地落地四川并加快建設,“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嬸娥五號”探測器、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整機、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等一大批國之重器,均由四川國有企業設計制造。2020年,企業實施自擬科技攻關項目246項,獲得省級科技計劃支持項目11項,承擔重大科技專項3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省級科技進步獎8項、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1項,國家優質工程獎1項,各類行業獎項13項。
四是科技成果轉化成效明顯。四川發展(控股)、交投集團、機場集團、川煤集團、省建筑設計院、紫平鋪等公司的“側流生物強化技術”“煤礦巷道長鉆孔瓦斯治理核心技術”“區域生態-能源-糧食協調發展的水權分級配置與交易關鍵技術”“輕型組合式波形板活動護欄”“草池街高裝配率項目”等一批成果轉化和創新產品應用示范,實現了良好應用示范和經濟社會效益。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科技創新創造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超過10億元。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