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本鋼集團“總廠制”改革釋放集約化合力
遼寧本鋼集團“總廠制”改革釋放集約化合力

文章來源:遼寧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05-24
本鋼集團自今年初推行“總廠制”改革以來,三個總廠實現了機構更精簡、流程更優化、生產更高效的預期目標,逐漸釋放出實行“總廠制”的集約化合力,在企業管理、生產經營等方面收到良好的改革成效。一季度,三個總廠主要經濟指標逐漸向好,合計降成本10999萬元,板材冷軋總廠一季度產量創歷史新高。
本鋼集團按照國家有關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總體要求,認真貫徹落實遼寧省委對本鋼集團改革發展的戰略定位決策部署,在機構改革方面創新思路,大膽突破,不斷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嘗試。其中,推行“總廠制”改革,就是本鋼集團推出的關鍵改革舉措。
本鋼集團圍繞“以效益為中心”的經營理念,科學研判、全局考量,強化工序服從原則,突出技術支撐體系,于今年1月落下“總廠制”改革“第一錘”,在煉鐵工序及配套系統和冷軋工序實行“總廠制”,成立了板材煉鐵總廠、北營煉鐵總廠和板材冷軋總廠。三個總廠結合各自生產實際,消除本位主義、打破邊界限制、實現信息共享、集中優勢力量,全方位貫徹落實“以效益為中心”的經營理念,目前已收到明顯改革成效。
工序銜接更加緊密,實現真正意義的工序服從。推行“總廠制”后,各單位徹底打破了原有的限制,建立了統一的調度指揮管理平臺,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工序服從,生產更加順暢。原燃料接卸車、配煤配礦等全部在一個指揮系統下集中管理,指揮鏈條更加順暢,大幅提升了溝通效率。
降本增效形成合力,真正實現“以效益為中心”。推行“總廠制”后,在成本管理方面打破了本位主義思想束縛,相關工序效益目標實現了統一,“各分廠單獨核算成本”變為“圍繞核心成本去建立系統效益中心”,實現真正模擬市場價格,全鏈條成本分析更加精準,為最大限度降低生產成本創造了條件。2月份,板材煉鐵總廠就降低成本近600萬元;北營煉鐵總廠實現配礦效益1972萬元,配煤效益797萬元;板材冷軋總廠降低工序成本2110萬元,能耗、鋅耗等主要消耗指標均好于去年同期水平。
資源整合帶動整個管理體系高效提升。推進“總廠制”后,廠際間優勢資源進一步實現高度協同,后備人才來源更加多元化,專業技術人員突破廠際間服務邊界,技術交流常態化,有利于集中優勢力量突破原有技術瓶頸,優化了工藝路線,促進了生產工藝控制水平的提升。一季度,三個總廠部分產品產量實現新突破。其中,板材冷軋總廠前3個月產量同比增產3.45萬噸,創歷史新高。同時,產品實物質量也同步提高,一季度本鋼浦項和三冷區域共計生產高強鋼產品9.34萬噸,創歷史新高。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