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地方掃描 > 正文
        江蘇國企:做生態文明建設的表率

        文章來源:江蘇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06-07

        江蘇省國資委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激勵和引導省屬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既要經濟效益、更要碧水藍天。近年來,江蘇省屬企業在綠色基礎設施建設、低碳運營管理、城市生態修復、清潔能源使用、海洋生態保護等多個領域積極實踐,努力讓城市再現綠水青山,使江蘇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讓“綠色資產”成為人民的“生態福利”。

        江蘇省國信集團:以綠色低碳循環引領高質量發展

        應對氣候變化,堅持綠色發展。做強能源“綠色存量”。近年來,累計投入資金近20億元,加強對在役機組的環保、節能和供熱技改投入,煤電機組清潔生產水平持續提升;穩步組織實施集團旗下燃煤機組液氨改尿素、煤場全封閉改造,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踐行能源革命,助力生態文明。“十三五”期間,分批淘汰煤電落后產能,關停煤電機組4臺,淘汰落后煤電機組容量30.6萬千瓦;新增325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清潔能源裝機占比持續提升。目前,江蘇省國信集團清潔能源裝機540萬千瓦,占該集團省內控股裝機容量近40%。服務國家戰略,保障能源安全。高起點、高標準建設集“風光水火氣儲”一體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多能互補的大型、清潔、高效、智慧濱海港綜合能源示范基地。充分發揮LNG接收站、儲能、抽水蓄能電站的調節能力,規模化建設海上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努力打造出新能源、煤炭高效清潔利用、LNG接收和儲運調峰等多元能源供應的精品示范體系。

        江蘇交控:構建綠色路網

        綠色養護鋪筑“綠色高速”。推廣排水瀝青路面技術,每半公里可節約10.6噸標準煤,累計節約石料3.2萬噸;研發高速公路里面3D數字化施工技術,精準應用瀝青等攤鋪材料減少損耗;應用超薄抗滑磨耗層(TFC)技術,節約長期養護資源使用;推進就地熱再生技術,實現原路面材料循環再利用,累計減少碳排放2.9萬噸……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蘇式養護新模式為“綠色高速”注入技術力量。通達之道“綠”為先。制訂《江蘇高速公路徑流水質圖譜》,開發橋面徑流收集處置技術,讓污染防治更標準、更專業;建立江蘇高速公路噪聲管控系統與路網規劃體系,制訂江蘇高速公路噪聲地圖和《高速公路聲屏障養護技術規范》,采用噪音聲屏障、降噪瀝青材料等綜合措施有效治理噪聲污染。綠色產業激發新動能。2020年12月,江蘇交控如東H5#海上風電項目首臺風電機組成功發電,成為當前國內已投運海上風電場中海上升壓站最重、海纜路由最長的項目。2020年,江蘇交控投資新能源項目29.72億元,投放服務區新增新能源充電樁48個,全年清潔能源發電1.39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4.27噸,減少二氧化碳10.64萬噸,綠色產業優勢不斷凸顯。

        東部機場集團:讓綠色因子融入每個角落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014年投用的T2航站樓不僅獲得綠色三星建筑設計標識,更是全國首家獲得綠色三星運行標識的航站樓,改擴建后的T1也是“綠色三星”建設運行的追隨者,這兩座“會呼吸的航站樓”總是將溫度、濕度、照度把控的“剛剛好”,給旅客帶來四季如春的美好感受。

        448塊氣動窗,542塊電動窗簾,180個智能監測點······靠這些技術,T2航站樓率先實現了內外空氣自然交換,外天窗采用的遮陽百葉根據光照調節,“溫濕度傳感器”實時監測航站樓各區域的溫濕度,定時巡查、人機交互,23度以上,關閉氣動窗,啟用樓內空調系統,保證旅客最佳的候機環境。除智能照明、自然采光,在旅客看不到的地方,T2航站樓及停車樓還采用了屋頂綠化、可調節遮陽、雨水回用等多項綠色建筑技術,打造高效、健康、節能的新型綠色建筑。T1航站樓改擴建工程從規劃伊始就瞄準了綠色建筑三星級標準,高起點地建設綠色機場。在改擴建過程中,同步規劃建設了能源管理系統:智能空調管理系統能快速調節樓內溫度,電力監控系統則能實現樓內分區、分時自動照明。和T2一樣,T1也啟用了諸多像遮陽百葉外天窗這樣的綠色環保硬件,除此以外,航站樓樓頂在改擴建后設置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站,并建設了分布式能源系統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這些設施讓航站樓在電力使用中也能實現減排。T1航站樓改擴建工程在尊重和傳承經典的基礎上,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盡可能修舊利舊,發揮原有建筑、用地及設備的最大潛能,并在創新中實現超越,打造航站樓改擴建工程的綠色典范。如今,投運近一年,就已告別了傳統機場高能耗的印象,這里的碳足跡越來越少,綠色印記越來越多。

        徐礦集團:服務全省綠色生態發展

        圍繞“智能提升、技術升級、清潔低碳”創新工程,搭建五大合作平臺,協同打造產學研一體化企業,“綠色閉坑”實現重大進展,形成4個研究領域、6個系列、21項關鍵技術,成功變“水害”為“水源”、“熱害”為“熱能”。所屬三家電廠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其中徐礦發電公司利用豐富的污泥處置經驗和高效的處置設備,陸續為蘇州、無錫、常州、南京等地的企業處理固廢5萬余噸,成為江蘇省污泥處理能力最強,處理量最大的火電企業。華美熱電公司成為江蘇省首家“脫白”系統連續運行的企業。2017年以來,環保工程累計投入約4.5億元。生態治理新標桿。累計投入生態治理和村莊搬遷資金47.85億元,在采煤塌陷區上相繼建成了潘安湖、安國湖、九里湖等國家濕地公園,創出了衰老礦區生態修復的樣本。與徐州市沛縣對接,利用采煤塌陷地資源發展光伏產業;高質量運營好現在參股昆山燃氣發展項目;與江蘇國信、沿海集團等省企業聯合成立沿海管網公司,做好江蘇東線天然氣管道建設運營。

        江蘇省沿海集團:構建生態綠色循環發展模式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強化生態治理,推進實施約2萬畝濱海中重度鹽堿地改良,改良區全域嚴格按照有機綠色農產品生產標準,高品質水稻產量由最初的450斤/畝提高至800斤/畝以上,基本實現了由滄海變桑田;退出條子泥墾區土地1.5萬畝,支持鹽城黃海濕地成功入選江蘇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依托灘涂圍墾存量土地資源,有序實施大豐海北區域7.7萬畝退漁還濕和生態修復,全力支持鹽城國家級珍禽保護區建設。全面介入生態河湖治理行動,參與和實施高郵湖、寶應湖等省級退圩還湖重大生態治理項目,多渠道拓展土地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空間,構建穩定的土地資源保護與開發業務模式,推進生態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持續為江蘇省經濟發展提供后備土地資源。推動農業綠色轉型,以“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為方向,以“為社會提供綠色、生態、優質、健康的農產品”為目標,推行綠色標準化種養,綠色有機認證達7萬畝,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利用養殖水面和邊角閑置土地,主導建設江蘇省內單體規模最大的灌云洋橋200MW漁光一體項目,今年底投產達效后了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與中國華電集團合作建設華電金湖光伏項目,參股江蘇新能源、省沿海天然氣管道、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盛虹石化等沿海重大項目,成為推動沿海高質量發展重要動力。

        匯鴻集團:建立林漿紙產業綠色循環供應鏈

        匯鴻集團是中國最大的人造板材出口企業,已連續9年排名中國林產品(膠合板類)出口數量和金額雙第一,年平均出口額在2億美元左右,占全國此類產品出口份額的6%。匯鴻集團旗下的江蘇紙聯年均回收廢紙260萬噸,營業規模55億元,連續多年位列中國廢紙回收企業第一位,并初步形成了廢紙源頭回收控制質量、專業分揀打包、配送造紙廠的“一條龍”專業回收體系。此外,集團年進口紙漿超過110萬噸,營業額超40億元,連續多年穩居全國前三。針對我國森林資源匱乏、再生資源利用率低的現狀,匯鴻集團通過將相關業務資源以供應鏈運營的思路重新進行流程再造,初步形成了“原木、紙漿進口——板材、紙張生產加工——產品出口或終端消費——廢紙回收利用”的一條龍的林漿紙產業綠色循環供應鏈,通過信息化建設及供應鏈金融等手段,有效帶動了上下游數千家企業的產業升級、高效協同和國際化拓展,為我國綠色林業和循環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江蘇省港口集團:高質量建設綠色港口

        牢牢把握長江生態環境修復這一重要使命,江蘇省港口集團堅決把新發展理念貫穿于企業規劃、建設、改革、經營全過程,成立伊始就啟動綠色港口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累計投入近10億元全面“治水、治氣、治廢、護岸、增綠”,并在長江流域率先實現大宗散貨碼頭作業粉塵監測全覆蓋,積極應用綠色設施、綠色能源、綠色流程工藝,著力提高本質環保度,守護美麗江蘇。2020年,蘇州港港盛分公司榮獲“亞太綠色港口”稱號,此前,南京港龍潭集裝箱公司獲評全國首批“四星級綠色港口”,張家港港務集團獲評交通運輸部綠色低碳示范港、“省五星級綠色港口”,這是江蘇省港口集團加快綠色港口建設、完善環保節能體系、打造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環境的現實寫照之一。“綠色智慧平安,是事關港口生死存亡和高質量發展的大事。”這已經成為集團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職工的一致共識。“必須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江蘇省港口集團忠實履行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在南京,積極配合城市改造,百里港區退港還城、打造南北兩岸新“外灘”。去年5月,原南京港港華公司舊址、鼓樓濱江風光帶“新都市”休閑地對市民開放;今年“五一”,原南京港第二港務公司舊址、如今的江北濱江風光帶火爆出圈。江蘇省港口集團下轄港區遵循著綠色循環、低碳環保的原則,大力發展碼頭能源的油改電、油改氣的工程,推進碼頭岸電全覆蓋,以清潔能源減少碳排放;建成18430米防風抑塵網,配合港區堆場內灑水噴淋,降塵率為97.5%。蘇州港成功研發并投入使用“粉塵監測與智能控制系統”,一舉實現“粉塵濃度云監測、精準鎖定起塵點、噴淋啟停全智能”,引領綠色港口進入智能時代;鎮江港在長江流域率先實現大宗散貨碼頭作業粉塵監測全覆蓋,港區TSP指標遠低于行業標準,PM2.5指標低于市區均值;揚州港主動升級改造,從以前“晴天一腳灰、雨天一腳泥”,到現在的大運河“最美岸線”,推進最美“園林港區”和風電設備特色中轉港建設。

        江蘇省環保集團:以技術創新筑牢美麗江蘇生態基底

        江蘇省環保集團以科技創新筑牢美麗江蘇生態基底,取得初步成效。集中發力固廢治理。集團所屬省環境工程技術公司探索建立小微企業危廢信息化全流程管理試點,推出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物聯網+”模式下智慧危廢云收集系統,實現小微企業危廢全流程管控。環境資源公司推進高校實驗室危廢一體化服務體系建設,以南京為先行試點,逐步建立為高校實驗室廢物管理的收集、運輸、處置一體化服務體系。精準解決環境問題。針對蘇北某區域今年空氣污染加重情況,通過衛星遙感監測、走航監測等手段摸清污染特征,研判大氣污染成因,開展駐場幫扶服務,有效改善區域空氣質量。完成徐鋼中央水處理EPC項目,打造工業(園區)污染治理板塊業務的“示范工程”。協同推進減污降碳。承辦省第六次“金環”(金融和環境保護)對話會,圍繞生態環境治理技術和綠色金融服務開展供需對接交流,發布108項減污降碳先進技術供應清單,與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企業單位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共同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江蘇水源公司:護一江清水北上

        江蘇水源公司作為東線江蘇段工程的建設者、運營者,始終秉承“一江清水向北送”理念,肩負著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精確高效調水北上。著力提升工程數字化水平,進一步完善 “統一調度、聯合運行”調水體系,截至5月20日,順利完成2020-2021年度向山東供水6.74億立方米的任務,為緩解北方水資源短缺貢獻力量。創造行業“水源經驗”。站在守護東線調水“生命線”的政治高度,統籌安全與發展、質量和效益,確保江蘇南水北調工程安全穩定運行。研究、實施工程管理“10S”標準,運西線6座泵站實現“遠程控制、少人值守、智慧管理”目標,標準化建設“水源經驗”得到肯定,并在行業內推廣應用。助力沿線生態文明建設。改善沿線區域的航運條件、漁業養殖條件,輸水干線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城鄉居民用水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在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江蘇段建設期,構建“運河文化線路、水利遺產廊道、景觀游憩廊道、城鎮經濟廊道”四位一體的建設環境規劃體系,東線源頭江都水利樞紐、南水北調洪澤站被評為國家級旅游風景區,寶應站、解臺站被評為省級水利風景區。大力推動東線“清水廊道”建設,使沿線地區水環境煥然一新,獲得“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獎。

        【責任編輯:語謙】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亚洲成?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久久有码中文字幕| 中文在线中文A|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午夜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影院|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东京热 |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 日本欧美亚洲中文|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精品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看 |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无码视频| 亚洲 欧美 中文 在线 视频|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福利|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