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農墾集團護好農業“芯片” 做強“云花”產業
云南農墾集團護好農業“芯片” 做強“云花”產業

文章來源:云南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06-15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種業發展和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戰略部署,云南農墾集團緊握種業發展新機遇,聚焦云南打造“千億云花產業”目標,積極構建以產學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體化發展的現代種業體系,全力護好農業“芯片”,專業化打造高科技、高品質、高附加值的“云花”產業。
做好新品種引試 實現育繁推一體化
種源是現代花卉產業的基石。一直以來,由于花卉育種與生產規模不成比例,花卉產業缺乏核心競爭力,而絕大部分花卉種苗基本依賴進口,花卉產業從源頭上受到了嚴重制約,也存在著較大的可持續發展風險。
種源的更新是花卉產業的靈魂,只有不斷開發和應用新品種,不斷推出質量高的新品種,才能在國際市場上占據有利的競爭地位。
為了把花卉種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做大做強“云花”產業,云南農墾集團審時度勢,整合花卉板塊資源,狠抓“云花”產業基礎,打通交易渠道,采用大型農業集團+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的創新模式,建設占地291畝的“國際花卉技術創新中心”,以打造世界一流的花卉產業研發中心、面向南亞東南亞技術輻射中心、服務全球花卉產業的技術轉移中心為目標,通過對花卉新品種選育和花卉生產、加工技術進行攻關,輻射帶動生產主體質量提升和新產品開發。
2020年,云花運銷公司與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所本著“共建共享”的原則,完成“國際花卉技術創新中心”,其中“云南省花卉育種重點實驗室”項目建設并投入使用,該實驗室配備國際一流的智能溫室及儀器設備,具體開展種質創新、基因編輯、植物生理、病蟲害防控和肥水管理、綠色種植等技術研究,及面對國內外花卉企業的實踐培訓、質量檢測、知識產權等“一站式”服務。
在花卉基因組學與分子遺傳實驗室內,整齊擺放著組織培育的種苗,實驗室工作人員正熟練地將種苗進行無菌分割、細胞培養、分子實驗、基因編輯等工作,目前,農墾集團正在做滇丁香、滿天星花卉的育繁擴種研究,并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
做強花基地建設 實現種植端數字化
云南緯度低、海拔高,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源、肥沃的土地、充足的光照,為生產優質花卉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但目前,云南花卉種植80%由個體花農完成,而大部分花農的種植呈碎片化,技術、經驗和營銷理念專業化水平低,良品率低下。
對此,云花運銷公司按照集團公司“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的發展思路,整合多方資源,在長期實踐探索花卉交易、物流、冷儲服務工作的同時,逐步進入種植端進行高端產能布局,致力將公司建設為集生產、科研、加工、物流、冷藏為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
2020年,農墾集團在楚雄姚安高標準建設500畝現代花卉種植示范園,在合理利用和新品種培育的基礎上,以“互聯網+精準栽培”技術對第二代生產方式進行提升改造,采用智能玻璃或薄膜溫室、基質栽培、水肥回收的第三代生產方式,以精細栽培技術改變種植端傳統的生產種植方式,逐漸推動用無土栽培的現代化溫控大棚取代簡易粗放種植基地,做到全程監控、精準分析、規模栽培,用工業化的方式生產花卉,保證了花卉植株高度相同、花期穩定和可控的品質,使鮮花生產效率提高到原來的3倍,A、B級優質鮮花的占比超過98%。
同時,還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和培訓機制,通過人才的培養和示范帶動,為農戶提供種植、植物防疫、植保等農業技術培訓,使培訓出來的新型職業農民逐步走上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生產經營的現代化路子,通過花產業帶動農戶脫貧致富。
做大冷儲物流業務 實現種球國產化
云南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光合產物的積累,是繁殖花卉種球的理想環境。云南百合原生種資源豐富,但由于我國百合育種工作起步較晚,百合從育種到新品推廣一般要經過10年以上的時間,加上育種技術缺乏,國產種球差異較大,因此目前國內95%以上的百合種球依賴進口。
如何填補種球國產化的空白,使得“云花”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主動權和話語權?
近年來,云南農墾集團緊扣“種子”這個核心,創新國際合作模式,引入球根花卉新優種質品種,同時建立“種商+種植者+電商(拍市)”的生態閉環轉化模式,加速品種推廣應用,目前已建成全國最大的“百合種球交易集散中心”,國內95%種球經銷商已入駐該“中心”,云南省約有90%(近2億粒)以上進口種球在此冷儲和集散,總產值近3.5億元。
經過提高儲藏和物流環節的核心技術,集合科研力量,國產種球品質得到了較大提升,同時也擺脫球根花卉對進口種球的依賴。
2020年,云花運銷公司立項實施了占地100畝的“云南花卉球根中心”“云南花卉盆植中心”種業建設項目,通過新產品、新技術的展示,吸引種植企業和消費者對新品種的選擇和應用,形成“育種者+生產者+消費者”的生態閉環,為花卉生產提供技術保障,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的花卉育種體系和覆蓋全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技術創新體系。
在拓展育種技術和種植端業務的同時,該企業還不斷做優做強儲藏和物流業務,在原有航空、公路、鐵路多式聯運優勢的基礎上,集合航空公司、快遞物流企業等強勢物流資源,建成全國功能最齊全、設備最完善、配套最高標準的花卉物流集散中心。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