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河水庫至南傘至河外連通工程通水
中山河水庫至南傘至河外連通工程通水

文章來源:云南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07-08
“一滴水映照黨的光輝,一條線潤澤延邊人民。”這是中山河水庫至南傘至河外連通工程的真實寫照。近日,由云南建投第一水利水電公司承建的中山河水庫至南傘至河外連通工程完成主線通水任務,為建黨100周年獻上一份厚禮。
中山河水庫至南傘至河外連通工程從鎮康縣中山河水庫引水到鎮康、耿馬兩縣,一路穿山越嶺167.57公里,將水輸送到各個村寨。其中,鎮康片區引水管線總長53.57公里,耿馬片區引水管線總長114公里。管道共計連通52座蓄水池,其中50立方米水池44座,150立方米水池2座,500立方米水池6座。
扎根邊疆解民困
鎮康縣和耿馬縣坐落在祖國的西南邊陲,與緬甸山水相連,由于氣候和地質條件影響,多年來的缺水狀況一直是邊境人民的心間之痛。走進邊境的村莊,能夠看到在當地村民用手臂粗的竹子制成集水簡槽,搭在房前屋后的房檐下方,用來收集雨水并儲存到水窖中,作為家庭一年的生活飲用水。
要改善邊疆人民的生產生活狀況,提高生活水平,首要的任務就是解決用水難題。2020年9月10日,中山河水庫至南傘至河外連通工程正式拉開了建設的序幕,旨在徹底解決鎮康縣南傘和耿馬縣孟定鎮河外兩個片區32252人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切切實實讓邊境人民過上好日子。
工程正式開始建設后,為了盡快掀起大干快干的施工熱潮,項目經理部主動擔當作為,積極配合管理局完成土地征收工作,對于急需土地征收使用的臨時道路及材料堆放場地,因農戶未收到征地款,項目經理部直接將征地款現金墊付給農戶,加快征地進程。
“我們征完一段干一段,采用‘多點作業、全線開花’的模式保障施工進度。”據執行項目經理介紹,部分征地移交后,項目經理部立即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推進工程建設,并將工程劃分為六個施工標段,根據各標段的建設任務,倒排工期,按施工計劃配足配齊作業人員和機械設備。在施工高峰期時,固定施工人員有325人,各類材料運輸設備、施工機械達65臺。
走進施工現場,總能看到拉水車在各個作業點之間來回穿梭,由于水資源的匱乏,項目經理部選擇就近組織村民從十幾公里外運水到施工現場,保障每個作業點的用水需求。有時遇到水不夠用的情況,便只能硬著頭皮以150元兩方水的價格買水施工,確保工程順利推進。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第一水利水電的建設者們扎根邊疆,想方設法將一個又一個難題攻克,嚴格按照施工計劃完成每天的建設任務,全力以赴向著通水節點目標前進。
頂著疫情搞建設
隨著國外的疫情形勢變化,邊境的管控變得更加嚴格。對于身處邊境的中山河水庫至南傘至河外連通工程建設人員來說,疫情防控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昨天招的五個工人不來了。”這是國外疫情爆發后,執行項目經理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從臨滄去到鎮康,是五個小時的車程,除了蜿蜒的山路,還有十余道邊檢和疫情防控檢查,沿途偶爾能看到長長的鐵絲網和巡防的哨兵,常常有工人來到一半便因為嚴格的檢查而選擇折返。工人的流失給項目建設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為此,項目經理部一邊從當地找合適的工人,一邊開出三倍工資不斷增加人員投入,巨大的資金壓力和疫情防控像兩座大山壓在了所有管理人員的頭頂。
管線工程戰線長,涉及工作面多,疫情防控工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項目經理部積極為參建人員發放防疫物資,做好疫情防控交底工作,同時按照政府要求組織進出人員做核酸檢測,保障項目建設人員的安全。每天早晚測量所有人員的體溫,做細做實各項防控工作,頂著巨大的壓力,全體人員始終堅守在施工現場,成了最美的“逆行者”。
在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今年1月,鎮康片區一、二、三級提水泵站和500方高位水池及提水管線建設任務,完成2.8公里自流管線及7.1公里入戶管線的安裝工作,給有著“百里邊關第一哨”之稱的刺樹丫口村各家各戶接上了水表、安裝了水龍頭,為70余戶邊民在春節前送上了自來水。刺樹丫口村的村民打開自家的水龍頭,看著水嘩嘩地流出,臉上泛起笑容。
第一個節點目標的圓滿完成,給大家帶來了極大的鼓舞,看著村民打開水龍頭高興的樣子,全體參建人員心里滿是自豪。
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
為了給建黨100周年獻禮,今年1月起,大家開始了新一輪趕工的熱潮。就白巖泵站的建設來說,石方開挖難度大,項目經理部采取兩班倒運輸棄石,45天完成了6萬方石方的開挖棄運工作。隨著大家的辛勤付出,藍色的涂塑鋼管和球墨鑄鐵管在耿馬縣的山林間不斷延伸,逐漸抵達各村各寨。
因為施工沿線都是崇山峻嶺,項目經理部通過機耕道路把整個管線連成一個整體,外加臨時修建道路完成建設任務。坡陡路險,管線安裝的最大坡度高達60度,機械無法到達施工作業點,項目經理部便組織人工開挖管渠,人背馬馱搬運管材開展工程建設,白天運輸安裝管材,晚上點燈焊接成了施工現場的常態。尤其隨著雨季的來臨,道路變得泥濘濕滑,管材的運輸需要經過挖掘機、拖拉機、裝載機及人工配合倒運才能運至施工現場。
為確保工期不受雨季影響,第九直管項目黨支部成立了“鯤鵬黨員先鋒隊”,由黨支部書記帶頭執行帶班、值班制度,將項目經理部成員派駐各施工作業面蹲點,協調推進現場施工作業。同時,先鋒隊成員干在前、沖在前,及時發現和解決現場施工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難題,從管渠開挖到管道安裝再到蓄水池和鎮墩、支墩的澆筑,他們的足跡走遍了工地的每一個角落,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由黨支部牽頭,每周召開一次工程推進會,各方一起分析當下困難,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據介紹,項目工期緊,許多黨員同志就一直蹲點在現場,協調物資,督促施工,正是先鋒隊發揮了中堅作用,項目得以安全有序推進。
“11號檢修閥,經過試壓正常。”隨著對講機里傳來最后一個檢修閥順利試壓完成的聲音,意味著工程主線的建設任務正式完工。在9個月的奮斗時間里,完成了78.3公里的主線建設及部分支線建設任務,為鎮康、耿馬兩縣十個村委會的老百姓解決了一直以來的用水難題。
“建設期間,公司主要領導經常打電話了解工程進度,給了我們很大的關心和支持。目前工程主線已經成功通水,接下來我們會抓緊時間完成剩余的支線建設,早點把水送到每一戶邊境人民的家中。”第九直管部經理表示。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