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港從“0”到“37萬”:釋放內河潛力 激發長江活力
合肥港從“0”到“37萬”:釋放內河潛力 激發長江活力

文章來源:安徽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07-12
出合肥市區,走完裕溪路高架橋,然后拐上南淝河路,繼而來到繁華大道,一座集裝箱港口便出現在眼前。
10年前,這里還是遠在城郊的荒涼河畔,沒有穿梭過往的船只,也沒有呼嘯而過的高鐵。而今,站在南淝河畔,半自動化的堆場場橋忙轉不停,不遠處,岸橋、集裝箱卡車、軌道吊配合緊密,對到港的集裝箱船舶開展接卸作業,箱移如行云、車動如流水。
今年,是合肥港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成立以來的第10個完整運營年度,在安徽省內港口協同發展版圖中,經過多年的發展,合肥港亮點頻現。
自運營以來,合肥港集裝箱吞吐量始終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集裝箱吞吐量年均增幅超過30%。2020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37萬標箱,港口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超過200萬標箱,為合肥及周邊外向型企業節省物流成本超過10億元。
對于合肥港來說,今年更是實現了港口經營的開門紅。一季度,完成集裝箱吞吐量9.7萬標箱,逐步形成品牌和集聚效應,帶動港口產業轉型升級。
合肥港國際集裝箱碼頭(人民網 張俊攝)
合肥港位于南淝河右岸迎河作業面。水路經南淝河、巢湖、裕溪河入長江,全長132公里?!坝捎诔埠{節,幾乎沒有枯水期,航運水深常年保持在4.5米左右?!焙戏矢鄞a頭相關負責人介紹,基于上述優勢,合肥港在內河航道有著優越的通航條件,常年可通行2000至3000噸級船舶。
目前,該港已開通合肥-蕪湖-上海、合肥-南京-上海、合肥-上海三條航線,每天大概有15趟班輪在跑,2019年“港航巴士”航線開通,使合肥港的貨物通達國內主要港口。
也正因為航道條件好,如今包括格力、佳通、京東方以及江淮汽車等在內的合肥市企業,95%的產品都從合肥港出貨,發往全國各地。“以江淮汽車為例,車子一下線就開到港口,相比較過去走陸運至連云港,給企業降低了不少物流成本?!焙戏矢鄞a頭相關負責人補充道。
更值得一提的是,從合肥港出發,以平均每小時8公里的時速計算,16個小時即可達到蕪湖港,隨后再前往上海,小船換大船,漂洋過海讓“合肥造”走出去。
作為安徽省江淮之間的水運樞紐,合肥港自身具備的便捷集疏運系統,擁有打開客戶市場的先發優勢,做好城市發展“合伙人”,合肥港圈出了良好業態環境。
緊鄰南淝河的合肥港,高鐵從一旁呼嘯而過(人民網 陳若天攝)
據介紹,合肥港國際集裝箱碼頭工程是《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總體推進方案》的重要港口項目。港口一、二期工程現已建成并投入使用,700米的岸線,7個2000噸級泊位,讓港口具備了年吞吐能力達60萬標箱,件雜貨150萬噸。
合肥港不僅僅重視“數量”,更重視“質量”。
依托先進的科技,近年來,合肥港不斷向自動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目前,隨著信息技術在碼頭的應用,半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設及營運也日臻成熟。
在智能化升級方面,加大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生產要素投入,合肥港依照集裝箱傳統堆場與自動化堆場混用的模式,港口的信息化建設,走在了全國內河港口的前列。
“現在的場橋操作,不再像過去一橋一人,駕駛員也不用坐在場橋上,取而代之的是遠程操控室?!睋榻B,“合肥市政府計劃投入6500萬元用于支持合肥港的智能化建設,到明年,6臺場橋將全部改造升級,屆時2名駕駛員即可完成堆場場橋的操控,既節省了勞動力,又降低了成本了,還提高了生產效率?!?/p>
標箱從“0”到“37萬”,設備從“機械”到“機智”,合肥港的發展,折射出的是安徽省港航集團成立之后的快速發展、安徽省港口資源整合改革的重大成效,也為合肥市融入長三角,釋放內河潛力、激發長江活力奠定現實基礎。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