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潤21.12億元!中原銀行持續加碼支持地方經濟
凈利潤21.12億元!中原銀行持續加碼支持地方經濟

文章來源:河南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09-01
2021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形勢發展韌勁凸顯,生產總值保持兩位數增長。金融業作為經濟運行的血脈,與實體經濟發展相輔相成,在相互促進之中,保持穩健發展態勢。
8月27日,中原銀行公布2021年上半年成績單。報告期內,該行圍繞“六穩”“六保”扎實做好金融服務,聚焦“科技立行、科技興行”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秉持高質量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上網下鄉”,業務規模和經營效益實現平穩發展,資產質量持續夯實。
對于下一步發展,中原銀行表示將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傳統業務做特色、創新業務找突破、未來銀行求領先”三大戰略方向,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以“上網下鄉”為著力點,穩健經營,穩中求進,持續探索數據驅動下的業務發展模式轉型。
穩字當頭,上半年業績穩健發展
穩,是中原銀行上半年成績單最明顯的基調。
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原銀行資產總額7530.02億元。存貸款業務持續增長,各項貸款總額(不含應計利息)和存款余額(不含應計利息)分別為3849.94億元、4485.00億元,分別較年初增長7.8%、5.5%。資負結構持續優化。高收益的貸款總額(不含應計利息)占總資產比重為51.1%,較年初提升4.0個百分點;低成本的一般存款(不含應計利息)占總負債比重為64.8%,較年初提升3.9個百分點。
經營效益保持平穩。報告期內,該行實現營業收入97.18億元;撥備前利潤67.87億元;實現凈利潤21.12億元,同比增長4.2%。強化定價、久期管控成效顯現,凈利息收益率和凈利差分別為2.33%、2.15%,維持行業良好水平。
在業績穩健發展的同時,該行扎實推進“降舊控新”,緊抓不良貸款和高風險資產清收化解,資產質量保持穩步提升。截至2021年6月30日,不良貸款率2.17%,較年初下降0.0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53.57%,較年初提升0.26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13.59%,較上年末上升0.39個百分點。
在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的2021年全球1000強銀行中,中原銀行一級資本總額位列第185位;成為2021年《財富》中國500強,是河南本土唯一上榜的金融機構。
加碼支持實體經濟,對公貸款同比增6.7%
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是城商行的天然使命與立身之本。在中原銀行這份報半年報中,“支持地方經濟”的表述幾乎成了高頻詞。
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原銀行公司貸款1603.97億元,占該行發放貸款及墊款總額(不含應計利息)的41.7%,較上年末增加100.26億元,增幅達6.7%;對公有效客戶36758戶,較年初凈增2017戶,新開基本戶9688戶。兩項內容增加的原因,主要源于加大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對于民營和小微企業,該行強化線上化和數字化能力。加強“五專”專營機制,在轄內17家分行設立小微專營團隊,配備小微專職客戶經理,并對團隊及人員進行專門管理與考核;健全普惠小微產品體系,不斷豐富產品貨架;用足用好外部政策,利用專項再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等讓利小微企業;開展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參與搭建河南省金融服務共享平臺,期間累計服務企業4936家,發放貸款181.50億元,在河南省內金融機構中排名第一。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原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109.53億元,服務小微客戶6.57萬戶。其中,普惠小微貸款余額408.38億元,貸款加權平均利率6.02%,期末貸款戶數64486戶。
圍繞重點行業和客群,該行結合不同業務場景,提供綜合服務方案。例如,對于建筑行業,重點支持“米”字型高鐵網、中原科技城等重點基建工程,與近20家大中型建筑企業建立全面合作關系,服務上下游客戶800余戶;對于制造業,為河南省內大型汽車制造、高端裝備、食品加工、黃金冶煉、鋼鐵化工等行業龍頭,提供資產池、信用證、國內保理、經銷商支持計劃等綜合產品方案;針對農作物收儲,積極運用科技手段升級質押物監管措施,推出融資人適用的倉儲管理系統。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原銀行建筑行業授信余額為248.4億元,較年初新增26.3億元;制造業授信余額282億元,服務客戶達483戶;為農產品提供供應鏈融資,已批復金額10億元。
今年7月份,河南省多地遭遇極端降雨,人民生產生活受到重大損失,眾多企業也因災受損。中原銀行第一時間作出抗災救災安排部署,出臺《支持防汛救災、幫扶企業災后復產金融服務方案》,針對鄭州、新鄉、鶴壁、安陽、周口等災情嚴重區域,精準定位受災主體,提供30億救災信貸額度,保障企業災后重建和復工復產。
啟動三階段數字化轉型,開放銀行建設成效凸顯
2018年,中原銀行先試先行啟動數字化轉型。作為國內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先頭部隊,中原銀行的整體金融科技應用能力已處于國內城商行領先水平。
報告顯示,中原銀行已正式啟動三階段數字化轉型工作。圍繞“深化全行數字化應用能力建設,探索從運營效率提升到商業模式創新”的目標,在零售、公司、風險以及中后臺等部門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工作。
從零售業務來看,永續貸作為中原銀行的拳頭產品,繼鄭州地區實現全流程在線化后,加快在河南省范圍啟動業務線上化流程,率先實現抵押辦理全省通辦,各地市在當地即可辦理鄭州房產的抵押;信用貸業務方面,聯合鄭州市衛健委、鄭州市大數據管理局等開發“先就診后付費”小額信貸產品,并在鄭好辦APP上線,妥善解決客戶就醫場景融資需求。截至2021年6月30日,永續貸累計關注客戶數達到96.32萬人,報告期內新增關注人數10.57萬人。零貸線上產品銷售額達198.22億元,占比達52.85%,較年初增長10.17%。
與此同時,該行還推進建設了零售移動營銷電子地圖和代發平臺,推廣上線公司客戶經理移動作業平臺,為經營一線提供數字化營銷工具;圍繞產業鏈搭建交易銀行綜合服務平臺,探索平臺獲客新模式;聚焦供應鏈,創設小微標準化產品“惠商貸”“政采貸”,提升小微綜合金融服務解決方案能力。
在行業邊界日漸模糊之下,開放銀行被視為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未來方向。作為數字化轉型先頭部隊,中原銀行也早已啟動開放銀行建設。
報告顯示,該行加快建設開放銀行,通過開展聯合創新,實現技術輸出,與頭部新技術創新企業開展技術交流,探尋“創新技術+金融業務場景”的合作方向,持續拓展永續貸聯合創新業務。新增商務簽約3家,累計簽約達到23家;合作項目新發放貸款72億元,累計放款160億元。
“上網下鄉”深入推進,明年底將實現縣域支行全覆蓋
自2016年起,中原銀行在全行全面推行“上網下鄉”戰略,用“上網”的科技手段解決“下鄉”的現實難題,大力發展普惠金融。2021年,是國家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的戰略元年,鄉村振興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原銀行也應勢而動,專門成立了鄉村振興金融部,開設首家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堅持服務“三農”發展方向,大力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
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原銀行設立的縣域支行及普惠金融服務站,已覆蓋河南省18個地市75%的鄉鎮,惠及1500余萬農村居民。上半年受理河南農村居民各類交易179.74萬筆,累計交易金額79.25億元。基礎客戶群不斷壯大,縣域及惠農客戶數635萬,較年初提升47.6萬;縣域及惠農有效客戶189.4萬戶,較年初新增15.0萬戶,增幅7.9%。縣域支行儲蓄存款新增貢獻度持續提升,存款余額701億元,較年初新增88.5億元,占全行儲蓄存款新增的50.7%。
為有效解決基層組織核心作用難以高效發揮等問題,中原銀行研發的農村數字化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鄉村在線”,成功上線2.0版,為各級政府提供便捷的線上化管理工具。截至2021年6月30日,注冊69.1萬戶,綁卡41.9萬戶,綁卡率達60.7%。
中原銀行“上網下鄉”、踐行鄉村振興的實踐并未停歇。今年6月份,《中原銀行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指導意見》正式出臺,明確了諸多舉措,助力新時期解決農村金融服務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根據《指導意見》,中原銀行將持續推動“渠道下沉、服務下沉、產品下沉、資金下沉”,填補農村金融服務空白,著力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環境。截至2022年底,實現縣域支行全覆蓋;截至2024年底,縣域小微支行數量力爭達到200家,線下普惠金融服務站數量達到10000家,其中鄉鎮中心普惠金融服務站實現鄉鎮中心全覆蓋。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