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三國企榮獲“全國質量標桿”稱號
深圳三國企榮獲“全國質量標桿”稱號

文章來源:深圳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09-26
近日,全國質量標桿典型經驗遴選結果在中國質量協會官網公布,最終認定48項工業企業在產業基礎能力提升、數字化與智能化、質量管理等領域的典型經驗,10項中小企業、6項服務業企業典型經驗為2021年全國質量標桿,其中深圳農產品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賽意法微電子有限公司等三家深圳國企在全國數百家申報企業中脫穎而出,獲得2021年度“全國質量標桿”榮譽稱號。
深圳農產品集團有限公司“1+5”現代新型生態農產品流通管理模式以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為牽引,構建“一套流通體系興產業、一套保障體系惠用戶、一套運營體系增效益、一套規劃體系樹品牌、一套安全體系保底板”的現代農產品流通智慧園區。通過數字化賦能,以批發市場為核心,推進現代農產品流通全產業鏈條升級,運用數字化技術打造新型農產品流通“生態圈”,構建與農產品流通產業鏈利益相關者“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伙伴關系,與各利益相關者共同發展,創造共享、共生、共贏的發展生態,服務現代城市,保供穩價,增強市民獲得感、幸福感,成為現代都市農產品保障供應的“壓艙石”“穩定器”,開創了農批市場標準化建設、網絡化管理、數字化運營、生態化經營的新模式。
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創新的“基于數據驅動的新型街區智慧交通治理模式”契合國家關于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提升街道品質與出行服務,是探索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城市治理的新典范,形成了品質卓越、質量優秀、可復制、易推廣的工作標準體系及樣板經驗,在業務創新及管理升級上取得了顯著成效。深圳交通中心通過治理模式突破,為國內20余座重要城市輸出深圳方案,先行示范效應顯著,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標桿,為助力推進全國智慧城市治理貢獻更多“深圳智慧” 和“深圳經驗”。
賽意法微電子有限公司傳統半導體封測實施自動化轉型的經驗,幫助企業成功應對半導體技術革新加快、生產空間有限、基層人員資源緊張的多重壓力和挑戰。該企業自2017年6月起,引進外資累計投資逾3億元,著力加快新型自動化制造的轉型升級,全面系統布局了所有封測過程硬件自動化與網絡軟件數字化信息化的升級方案,目前已實現半導體封測行業首先導入機器人、全自動集成包裝的標桿示范車間。此外質量安全、生產效率、交付服務等方面,均表現了卓越的大型制造企業的“深圳速度”和“深圳效率”。
與此同時,賽意法公司逐步建立了以國標GB/T 23001-2017為框架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2019年7月順利通過了中國船級社評定的《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證書》,在網絡安全和IT軟件管理上不斷加強自身實力,促進可持續地發展。
未來,深圳市國資委將繼續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總結深圳國企質量管理方法和經驗,推動市屬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探索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為推動實現質量強國戰略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