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福建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10-15
過去五年,是福建國資國企快速發展的五年——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福建省納入國有資產統計企業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分別較“十二五”末增長105.30%、100.97%;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877億元、上繳稅費298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00億元、1400億元。
一批大集團、重點骨干企業加速發展——港口集團、三鋼集團、紫金礦業等9家國有企業進入中國500強;5家省屬國有企業資產規模超過1000億元;6家省屬企業實現年利潤總額超10億元;廈門建發、廈門國貿、象嶼集團等3家企業躋身世界500強……
成績的背后,是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地見效。
《福建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出臺實施,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全面提升國有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等9個方面提出40個具體舉措,細化82項重點工作任務,著力推進國企改革“1+N”政策體系落實落地,指導省屬企業研究提出1315項細化改革舉措。截至今年7月底,已完成總體任務量超70%,提前達到國務院國資委的2021年底完成國企改革三年總體改革70%以上目標要求。外部董事、委派總會計師、職業經理人、組建國有資本投資和運營公司等改革試點工作穩步推進。
五年來,資本運作不斷釋放聚合效應。企業上市掛牌取得重大突破,福蓉科技成功A股上市、廈鎢新能源成功于科創板分拆上市,電子集團收購上市公司合力泰、控股上市公司華映科技,新增廈門港務A股和H股兩家上市公司,和聲鋼琴、福能期貨等6家企業在“新三板”成功掛牌,招標股份創業板IPO獲審核通過,14家省屬企業被列為2021年省首批重點上市后備企業。截至目前,省屬控股上市公司達到19家,提前超額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目標。
五年來,科技創新持續催生新發展動能。出臺《關于促進省屬企業科技創新的實施意見》,確定建設一批創新型企業、一批創新平臺等十項重點任務,并提出建立科技創新投入預算制度等十二條促進措施。作為龍巖市首家以全資國有主體登陸A股市場的國有企業,龍巖高嶺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國家非金屬礦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龍巖分中心和中國輕工業陶瓷研究所龍巖研發中心,保持公司在全國高嶺土行業內的技術領先優勢。公司取得5項國家專利,其中包括4項發明專利和1項實用新型專利。截至2020年末,省屬企業共建設省級及以上的科技創新平臺90個,其中重點實驗室18個(國家級2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3個(國家級4個),企業技術研究中心39個(國家級5個);獲取專利10064項,其中發明專利3455項,實用新型專利5870項,外觀設計專利739項。
五年來,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度激發國企活力?!拔覀円詥T工持股動態調整機制,讓關鍵技術崗位、管理崗位和業務崗位人員持股,完善激勵與約束,責任與成果共享,構建起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極大地激發了企業的發展動力與活力。”福建省輕紡控股旗下的金皇環保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數十家省屬企業持續推動混改企業轉換經營機制,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和試點員工核心團隊持股,不斷激發企業發展活力。電子集團混改經驗作為全國國企改革12個樣本之一在全國推廣,福日電子“雙百行動”改革經驗入選全國“雙百行動”案例集。
縱觀這五年,加快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福建國資國企圍繞主業、勠力改革,攻克發展難點、筑牢發展根基,為推動福建高質量發展,不斷貢獻國企力量。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