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國資委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壯鄉國資國企
廣西國資委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壯鄉國資國企

文章來源:廣西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11-24
廣西北投集團承建的“世界第一拱”平南三橋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廣西國資委和監管企業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扎實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廣西國有企業實力不斷增強、發展質量不斷提高,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當之無愧的“排頭兵”和“主力軍”。
黨建引領國資國企規模和效益躍上新臺階
廣西國資國企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不動搖,扎實推動國企改革蹄疾步穩向縱深挺進,經營業績不斷取得歷史性突破。
柳工裝載機裝配工廠北線正在進行電動挖掘機裝配
玉柴智能化總裝生產車間裝配全新一代國六發動機
新引擎!5年來,廣西國資國企堅持強根鑄魂,不斷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打造國企改革發展的“紅色引擎”。大力促進黨建融合,將黨建要求寫進公司章程,企業集團全部實現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肩挑”,黨組織前置研究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制定走在全國前列。巡視巡察實現全覆蓋,全面從嚴治黨責任不斷向基層延伸拓展。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若干措施》,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新發展黨員8700多人,涌現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2個,全國優秀共產黨員2名、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2名,全國文明單位10個,全國勞動模范6名。
新突破!實施《廣西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深入推進改革,不斷激發活力,提升經濟效益。建設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99.4%的區直各級企業已建立董事會。區直企業集團層面外部董事委派實現全覆蓋,16戶區直企業全部建立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管理制度。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廣西國資委監管一級企業從累計60多戶重組整合為16戶。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進,建工集團引入綠地集團,柳工集團引入7家戰略投資者,有效改善資本結構,經營情況持續向好。勇闖“一帶一路”,廣西國資委監管企業境外投資和對外合作業務范圍涉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境外設立分(子)公司47家,境外資產達300多億元。
廣西汽車集團EV50新能源物流車出口海外
新成績!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實力顯著增強。五年來,廣西國資委系統國有企業持續鞏固良好發展態勢,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穩中提質。截至今年10月底,資產總額由2016年末的2.54萬億元增加至4.49萬億元;所有者權益總額由2016年末的7863.58億元增加至1.36萬億元,營業收入由2016年度的5706.56億元增加至7,257.39億元。利潤總額由2016年的 164.28 億元增加到266.31億元。
新飛躍!主要指標創歷史同期新高。今年前三季度,廣西國資委監管企業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同比增速均在全國省級監管企業中名列前茅。國有企業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廣西國有企業世界500強、中國企業500強排名持續提升,廣西11戶國有企業資產總額超千億元。
廣西交通投資集團靖西至那坡“最美”高速公路
奮力打造科技創新“廣西制造”新名片
廣西國資委牢牢把握創新第一動力,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頭號任務”、作為“指揮棒”強化需求牽引、研用結合,推動資源集中、人才集聚,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劃力、整合力、帶動力,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發揮國企中堅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廣西制造”新名片。
廣西投資集團南南鋁加工堅持技術創新成功鑄造世界最大規格7050鋁合金扁錠
注入科技創新的“強心劑”。聚焦完善科技創新鼓勵政策和激勵機制,將企業科技研發費用全額視同業績利潤,企業核心技術攻關研發投入加倍視同業績利潤,對創新驅動發展成績突出的企業給予經營業績考核獎勵加分。政策紅利為國有企業注入科技創新的“強心劑”,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今年1-10月,廣西國資委監管的國有企業研發經費投入64.16億元,同比增長77.13%。隨著研發投入的加大,企業創新成效不斷涌現,一批高、精、尖“廣西制造”“廣西技術”已達到國內國際領先水平。其中,柳工歐維姆預應力技術領先國際,在國家“天眼”工程、港珠澳大橋等重大項目上貢獻“廣西力量”;配裝玉柴集團3000馬力雙主機的萬噸級工程船在福建海域順利吉水,創造我國萬噸級工程船高速主機首次使用國產船舶動力的紀錄;廣投集團南南鋁加工首次生產世界最大直徑圓錠、最大寬度扁錠,打破我國航空航天高端鋁合金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北投路橋集團大跨徑拱橋設計與施工技術領先全世界,被譽為世界“鋼管拱技術王國”。
配裝玉柴集團3000馬力雙主機的萬噸級工程船在福建海域順利吉水
打造重大創新要地。發揮產業培育功能,打造關鍵技術自主創新“核心圈”,產業發展“朋友圈”,產業升級“輻射圈”。今年1-10月,廣西國資委系統國有企業實現新產品產值211.84億元,同比增長33.87%。堅持以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帶動企業轉型升級,鋼鐵、鋁業、蔗糖、工程機械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物醫藥、大健康大物流、現代金融服務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先后組建數字廣西集團等新興產業投資運營載體,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工程機械、冶金、糖業、鋁業等傳統產業“二次創業”。
專業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強力推進人才強企戰略,注重引才聚才、育才用才,培養造就了一批急需緊缺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一批專業技術人才、能工巧匠脫穎而出,以國之重器的擔當扛起了國之重任的使命。涌現了柳工集團“混凝土結構非接觸式檢測評估與高效加固修復關鍵技術”、柳鋼集團“廣域協同的高端大規模可編程自動化系統及應用”、北投集團“超500米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橋關鍵技術”等,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全國創先爭優獎。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