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港口集團2021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5億噸
山東省港口集團2021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5億噸

文章來源:山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12-24
12月23日,山東省港口集團2021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5億噸,集裝箱量突破3400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8%、8.1%,穩居全球第一、第三位,整體競爭力再攀新高峰,實現了歷史性的全新跨越,向著構建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目標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一體化的澎湃動力
貨物吞吐量破15億噸,集裝箱量破3400萬標箱,意味著什么?
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港口強不強,看集裝箱量。吞吐量可以衡量一個港口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的地位,是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在強手如林的全球港口中,此前年貨物吞吐量超11億噸的只有寧波舟山港,年集裝箱量突破3000萬標箱的只有上海港、新加坡港等少數港口。
在全球疫情反復、產業鏈供應鏈流通受阻、世界主要港口普遍受到影響的背景下,山東港口展現出世界級港口集群強大的綜合實力,樞紐能力、產業能級、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全面躍升,將更好地融入新發展格局,服務“一帶一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
從單港來看,四大港口集團齊頭并進,骨干特色貨種全面發展,航線樞紐網絡日臻完善,資源統籌協同效應更優。其中,青島港的貨物吞吐量、集裝箱量分別超越新加坡港、釜山港,晉位世界第五、第六位,其競爭力在新華社近期發布的《國際航運樞紐競爭力指數——東北亞報告》中位居東北亞地區17個代表性樣本港口首位。
這背后是一體化改革形成的澎湃“動力源”。山東港口成立以來,形成了“以青島港為龍頭,日照港、煙臺港為兩翼,渤海灣港為延展,各板塊集團為支撐,眾多內陸港為依托”的一體化協同發展格局,避免了整合前各港口各自為戰、低價競爭、內卷內耗等弊端,激發出握指成拳、攥指出拳的更強動能。山東港口還明確以青島港為中心合力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統籌全港資源支持青島港發展,青島港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既要體量又要質量
港口的未來競爭,既要看體量,更要看質量。
貨物吞吐量破15億噸,集裝箱量破3400萬標箱,標志著山東港口積累了世界一流的港口體量。在發展模式上,山東港口更注重向商貿物流、供應鏈服務、現代航運服務、旅游休閑等高端新興業態發力。以世界公認的國際航運中心倫敦港為例,年吞吐量只有5000多萬噸,裝卸業務只貢獻了5%的利潤,而金融、貿易、航運服務等高端服務則貢獻了另外95%的利潤。
兩年來,山東港口沿著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不斷按下“加速鍵”,按照“港口航運及供應鏈,投資與資產管理”的主業定位,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現代物流等12個板塊新興業務,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邁進。山東港口圍繞港口主業設立或參與設立中國北方國際油氣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山東國際航交所、期貨公司等,構建高端服務平臺,保稅原油混兌調和、保稅船供油等新業態不斷壯大,加快由單一港口運營商向供應鏈綜合服務商轉型,為航運貿易、航運金融、航運法律服務業等高端航運服務業提供肥沃土壤。兩年來,新業務板塊收入、利潤分別增長92%、11%。
同時,新興業務的資源集聚和對傳統業務的“反哺”增值日漸凸顯。目前,山東港口鐵礦石進口量占全國進口總量近1/4;原油進口量占全國進口總量超1/3;鋁礬土進口量占全國進口總量超3/4;糧食進口量占全國進口總量近1/5,在全國進口總量中的占比均領先全國沿海主要港口。
隨著供應鏈、產業鏈、信息鏈、金融鏈等資源的集聚,山東港口將逐漸成為全球港航關鍵要素的重要“衍生地”,為青島航運貿易、航運金融、航運法律服務業等新業態開辟更大的空間,提升青島城市能級和產業經濟規模。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