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之年,福建省屬企業重組整合取得實效
開局之年,福建省屬企業重組整合取得實效

文章來源:福建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1-12-24
回眸“十四五”開局之年,福建省屬企業重組整合可謂“應接不暇”。
3月初,由福建省交通集團、廈門港務控股、省能源集團和各地方國有港口航運企業整合而成的省港口集團完成首階段改革,進入常態化運作。
8月,福建省能源集團、省石化集團整合重組,成立省能源石化集團。
同月,新組建的省屬企業福建省大數據公司成立;福建省水投集團與中閩水務進行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后升格為省管企業。
“此輪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國有資本的結構調整與優化布局。”在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看來,通過合并重組,一方面可以在福建傳統優勢產業領域合并同類項,實現資源的優化整合,利于打造一流企業;另一方面,著眼于搶占發展制高點,組建新的省屬集團,有利于推動國有資本加快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攥指成拳,瞄準打造國內一流企業
12月6日,伴隨著一聲汽笛,“海順豐7”輪緩緩駛離廈門港海天碼頭。該船是從福州馬尾港出發,在海天碼頭裝卸530標箱后繼續開往福州江陰港。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福廈內支線運量達101.78萬標箱,同比增長37.21%。
“寧德—廈門”“莆田—廈門”“寧德—江陰—廈門”……如今,一條條以廈門港為基本港的省內集裝箱“穿梭巴士”支線和內外貿干線相繼開通,串聯福建各沿海港口,為寧德時代、中國銅業、莆田木材等重點企業提供定制化物流服務,福建省南北港口長久以來形成的“無形屏障”被一舉打破。
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僅“穿梭巴士”就開行達2359航次。
這一切,皆得益于福建省港口集團成立以來,下屬各港口、支線航運企業的攜手。
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相關人士介紹到,除各地合力做大廈門港集裝箱業務外,廈門港也利用自身干線多、空箱資源相對豐富的優勢,協調空箱調運港口、協調干線船公司加掛福州港,協助福州港解決“一箱難求”的困境;福廈兩港還協同走出去,廈門外代與八方物流協同打通廈門至邵武儲運公司的鐵路專用線的海鐵聯運通道,預計2021年將完成運量超過1000標箱。
長期以來,福建各沿海港口功能相似、貨源腹地重疊、投資和經營主體分散,無序競爭在所難免。福建省港口集團成立后,在集約化、專業化的思路下,廈門港立足集裝箱業務,莆田、福州羅源灣港區專注大型干散貨業務,漳州古雷港區聚焦液體化工業務……一個各港口分工協作、錯位發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數據顯示,福建省港口集團1—11月實現營收602億元,同比增長36.3%;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3.29億噸,同比增長9.5%。
福建省能化集團的整合也著眼于發揮“1+1>2”的效果。
“十四五”期間,福建要將石化產業打造成萬億級支柱產業,打造規模大、影響力強的龍頭企業就顯得尤為關鍵。通過整合重組,省能化集團一舉成為資產“千億級”企業。截至11月末,資產總額達1514.46億元。
短短時間里,福建省能化集團迅速聚集原有兩大集團的優勢,推動各項發展戰略順利深入展開。其中,總投資421億元的中沙古雷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聯合體項目作為重中之重項目,正舉全集團之力推進中。
據了解,近年來,國內外化工巨頭紛紛推動重組整合,瞄準的就是融合發展,如在建筑、交通、新一代信息產業等應用領域,突破關鍵材料瓶頸,提供化工材料綜合解決方案;在化工環保業務領域,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等。
福建省能化集團相關人士說,目前,集團已確定了進一步走產業鏈整合、聯動、融合發展的戰略思路,并重新定位產業布局,聚焦“清潔高效能源、石化產業鏈、金融服務、新材料與建材建工”四大主業,努力打造清潔高效、石化一體的“一流能源、千億石化”龍頭企業。
完善布局 打造產業發展重要支撐
工信部日前發布《“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構建創新力強、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現代化大數據產業體系。福建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也提出“做大做強做優數字經濟”“要把數字福建建設作為基礎性先導性工程”。
新組建的福建省大數據公司應運而生。
福建省大數據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成立起,公司就肩負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建立數據資源開發運營體系,建設數字經濟產業生態的使命。“當前,我們正按‘全省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和省級電子政務項目的建設運營主體,全省公共數據資源一級開發機構和授權運營主體,全省數字經濟發展的市場化、專業化主體及主要投融資平臺’的初步定位,加速集團化運作。”
據介紹,原屬省電子信息集團的星云大數據公司已完成股權劃轉相關手續;“福建大數據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福建大數據產業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已注冊成立;星云大數據公司所屬的“福茶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福建省企業信用信息管理有限公司”正在加緊推進升格為省大數據公司的一級子公司。
集團化初步成型,各類業務也陸續“上線”。旗下公司組建的工作專班正全力支撐全省一體化疫情防控管理平臺、健康碼、福建碼等項目建設。
同時,福建省大數據公司也在加快建立成熟的數據資源開發運營體系。
一方面,積極與華為、騰訊、字節跳動、螞蟻集團等頭部企業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接,吸引數字經濟產業上下游企業廣泛參與福建數字經濟建設;另一方面,積極推進大數據資源開發利用,逐步組建壯大專業技術團隊,推進數據確權開發、區塊鏈開發、數據交易中心和數據交易平臺建設、多方安全計算等領域工作,并與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在數字經濟領域開展技術合作。
在另一家同樣“年輕”的省管企業——福建省水投集團,改革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據悉,福建省屬水務資產整合基本到位,中閩水務產權變更登記已完成。重組整合后,福建省水投集團資產總額達250億元、凈資產100億元,水務板塊處理能力將近1100萬噸/日(含在建),居福建省前列。
整合之后,福建省水投集團資本實力、融資能力、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近期就與國開行福建分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紛紛簽訂合作協議,其中,獲國開行“十四五”期間850億元的意向性融資支持,為企業更好拉動全省重大水利項目提供資金保障。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福建省水投集團將圍繞提升全省水資源安全保障,計劃與45個縣開展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占全省投資任務的60%以上,探索推進原水、供水、污水“三水合一”同步發展;主導推進閩西南、閩江口、閩東、閩江北水南調等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主動介入金門供水二水源二通道、馬祖供水等重大水利項目。同時,還將圍繞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拓展水上光伏、廠區光伏、中小型抽水蓄能等涉水清潔能源產業。
福建省國資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結合產業發展實際,進一步調整國有經濟的存量結構、優化增量投向,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適時組建新的企業集團,推動優勢產業資源互補與集中,努力培育一批與福建經濟發展相契合的支柱企業,有效推動國有經濟布局結構不斷優化。
【責任編輯:語謙】